来源:网络
冷链运输是指在运输全过程中,无论是装卸搬运、变更运输方式、更换包装设备等环节,都使所运输货物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运输。冷链运输方式可以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也可以是多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方式。冷链运输是冷链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
冷链运输的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
(1)鲜活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产品。
(2)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
(3)医药品:各类针剂、药剂
运输要求
中国因丢弃腐烂食品而造成的浪费每年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占食品生产总值的20%之多。一些食品在运输过程当中因无法长期保鲜而被丢弃。专家称这种浪费现象主要是由于缺少“冷链运输”体系而造成的。
冷链运输车辆
鲜活易腐货物运输中,除了少数部分确因途中照料或车辆不适造成死亡外,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发生腐烂所致,发生腐烂的原因,对于动物性食品来说,主要是微生物的作用。对于植物性食品来说,腐烂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所致。清楚了鲜活易腐货物腐烂变质的原因,就可以得出低温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增长,减缓呼吸作用,达到延长鲜活易腐货物的保存实践的目的。
冷链运输过程必须依靠冷冻或冷藏等专用车辆进行,冷冻或冷藏专用车辆除了需要有一班货车相同的车体与机械之外,必须额外在车上设置冷冻或冷藏与保温设备。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必须是连续的冷藏,因为微生物活动和呼吸作用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如果运输中各环节不能保证连续冷藏的条件,那么货物就有可能在这个环节中开始腐烂变质。在运输时,应该根据货物的种类、运送季节、运送距离和运送地方确定运输方法。在运输过程中,尽量组织“门到门”的直达运输,提高运输速度,温度要符合规定。为保持冷冻货物的冷藏温度,可紧密堆码,水果、蔬菜等需要通风散热的货物,必须在货件之间保留一定的空隙,以确保货物的完好。
冷链运输要求在中、长途运输及短途配送等运输环节的低温状态。它主要涉及铁路冷藏车、冷藏汽车、冷藏船、冷藏集装箱等低温运输工具。在冷藏运输过程中,温度波动是引起货物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运输工具应具有良好性能,在保持规定低温的同时,更要保持稳定的温度,远途运输尤其重要。
冷链运输 相关设备
冷链专用箱
比较成熟的保温技术的温度为:
—5—15℃,主要用于低温冷冻食品的动输(主要是面向巧克力,海鲜等高档食品);
0-10℃,主要用于生物制品的运输;
0-20℃,主要用于恒定温定保温食品的动输。
冷链运输冰袋
保冷袋在发达国家,从70年代开始就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这种以新技术生产的保冷、保鲜产品,由于它无污染的环保特性,到了90年代已被亚洲地区逐渐接受和推广应用,消费市场日渐成熟。
冷链运输:冰袋
一、保冷袋的用途:
保冷袋是一种采用新技术生产的保冷、保鲜产品。它广泛运用于水产品、化学药剂、生物制品、电子产品的远途运输业。
(1)电子行业:焊锡膏电子膜。
(2)水产行业:蟹、虾、活鱼、海胆、……各类水产种苗。
(3)生物制品行业:禽用疫苗兽用疫苗生物药品、针剂疫苗和血浆等的低温运输。
(4)其它:可以冰镇饮料;亦可冷袋降温
冷链运输:冰袋
二、保冷袋的优点:
(1)保冷袋冷容量高,其冷源释放均匀且缓慢(释冷速度比冰块慢3-5倍),具有保冷时效佳的特点。
(2)保冷袋无水渍污染。由于冰块在释冷时会产生水渍,容易使货物受潮而影响质量,所以保冷袋在航空货运中得到广泛使用。
(3)保冷袋可重复使用,节省成本。
(4)保冷袋是内容物为无毒、无味(但不可食用)的环保产品。用高新技术生物材料配制而成,富有一定弹性。
三、使用方法:
将保冷袋放入冷冻室内充分预冷12小时后,根据需要可作为冷冻介质使用。
注意事项:冷冻前需将冰袋放置平整或根据需要确定形状。
冷链运输温度记录仪
是能够自动记录温度数据的电子仪器。类似于飞机的黑匣子,全程自动跟踪记录冷藏车、集装箱、冷库内温度变化情况。将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数据记录存储在记录仪中。当到运输蔬菜、水果、奶制品、冷冻食品、药品、敏感电子材料等达目的地的后,司机或工作人员将冷链运输温度记录仪取出与笔记本或台式机相连,通过专用的数据记录仪软件将数据导出,在电脑上分析路途运输过程中的每时刻温度数据及整个过程中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曲线趋势、报警信息等。
DL-W100冷藏运输冷链温度记录仪
DL-W100冷链运输温度记录仪具有体积小、外型美观、USB接口、性能可靠、价格实惠、防水性好、更换电池方便、可循环使用等特点。
1、整机功耗小,采用内置纽扣锂电池供电,电池使用寿命长达一年以上。更换电池方便,可在全球任何一家超市买到。
2、采用USB通讯接口:数据导出方便,可直接用笔记本移动连接导出,无需到远在办公室的台式机上去分析数据。
3、存储时间长: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可存储记录长达5.7个月。
4、记录温度数据无法修改,能在食品医药检查、运输过程等方面出现问题时提供强有力的调查证据及索赔证据。
5、数据记录仪软件:界面简洁、操作方便,温度数据、跟踪过程曲线趋势,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显示查看方便,清晰明朗,一目了然。可将存储记录的数据以数据库文件、OFFICE格式备份保存,方便以后调用。温度数据报表、曲线图均可选择时段通过计算机打印出来。软件有中英文两种版本,可任意选择,英文版具有国际通用性。
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40℃~85℃
精度:±0.5℃
记录容量:14800组
记录间隔:1秒~24小时连续可调
通讯接口:USB接口
软件:中、英文两种版本
尺寸大小:88×48×22mm
防水等级:IP65
冷链运输温度记录仪是冷链管理的必须设备,市场上有传统的RS232接口,并口等通讯接口的冷链温度记录仪,DL-W100是跟随USB时代,采用USB接口的新型冷链运输冷链温度记录仪。采用USB接口,客户使用操作更简单,使用更方便。采用USB通讯也是以后发展的趋势。
冷链运输的行业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于2008年8月退出了《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链运输要求》
冷链运输对象:疫苗
1.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的技术要求、操作及设备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易腐食品道路机动车辆冷藏运输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标志
GB9237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T13306标牌
GB5296.1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21145-2007运输用冷冻机组
JB/T7666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
JB8890往复式内燃机安全要求
JB/T4330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JB/T7249制冷设备术语
QC/T450保温车、冷藏车技术条件
冷链运输集装箱
JT/T198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650冷藏保温厢式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3.1保温厢体
一种由保温侧壁、保温门、保温地板和保温顶板制成,可以限制内外热交换的厢体。
3.2运输用制冷机组mechanicaltransportrefrigerationunits
一种机械式制冷系统,用以运输途中货物的温度控制,主要包括:压缩机、动力装置、风冷冷凝器组件、风冷蒸发器组件、制冷管路及电气、控制系统等。
3.3带冷源的保温厢体
一种装备非运输用制冷机组的冷源,例如添加或未添加盐的冰块或固体二氧化碳等的保温厢体。
3.4带运输用制冷机组的保温厢体
一种装备运输用制冷机组,可以控制厢体内部温度的的保温厢体。
3.5性能系数(COP)
在规定的制冷能力试验条件下,机组制冷量与机组能耗之比,(其值用W/W表示)
3.6冷藏车
安装带运输用制冷机组或冷源的保温厢体的车辆。
3.7保温车
安装不带运输用制冷机组的保温厢体的车辆。
3.8冷藏货物
需要控制温度的货物。
中铁快运冷链运输专用箱
4带运输用制冷机组的厢体的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厢体的型式按温度控制分为:
a)单温厢体:机组只对厢体内进行单个温度控制。
b)多温厢体:机组对厢体内多个相互隔离的空间进行不同温度的控制。
4.2保温厢体的参数
4.2.1普通保温厢体,其总体传热系数K值小于或等于0.70W/m2.K。
4.2.2高度保温厢体,其总体传热系数K值小于或等于0.40W/m2.K。对于宽度超过2.50米的运输设备的壁厚至少为45毫米。
4.3带运输用制冷机组的保温厢体的参数
当外部平均温度为+30°C时,各级别的带运输用制冷机组的保温厢体的空厢体的内部温度ti应能够在6小时内降低到以下温度,并能够持续保持该温度。
4.3.1A级:ti可在+12°C和0°C间。
4.3.2B级:ti可在+12°C和-10°C间。
4.3.3C级:ti可在+12°C和-20°C间。
4.3.4D级:ti小于或等于0°C。
4.3.5E级:ti小于或等于-10°C。
4.3.6F级:ti小于或等于-20°C。
4.3.7B级、C级、E级和F级保温厢体的总体传热系数K值应小于或等于0.40W/m2.K。
4.3.8运输用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应大于厢体传热负荷的1.75倍。
5冷藏货物的运输要求
冷链运输箱
5.1冷藏货物应用冷藏车或带冷源的保温厢体的车辆运输。
5.1.1食品不得与非食品货物混装。禁止与任何危险货物同车装运。
5.2冷藏货物运输的温度监控。
5.2.1冷藏货物运输过程中,应在厢体内回风通道中放置至少一台经校准的温度记录仪。
5.2.2温度记录仪应能记录全部运输过程各时间点温度值。记录的时间区间不得大于15分钟。
5.2.3温度记录仪应在车辆装运货前开启并进行记录。
5.2.4运输过程的温度数据应保留不少于180天。
5.3车辆运输途中应监控车内温度变化情况。发现温度异常,应采取措施,确保货物温度。
6冷藏货物的装载、卸货及交货要求
6.1货物装运前,应将车辆预冷或预热至预定产品载货所需的运输温度。常见易腐食品的温度控制要求见附录A。
6.2货物在装车前,应检查并记录冷藏货物的温度。检查方法见附录B。
6.2.1出库温度应不高于货物所需要的运输温度。
6.3车辆装运货物时,应保证厢体内的气流循环畅通,以消除厢体内各部位由于传热或货物本身发热而产生的热负荷。
6.3.1货物与厢体顶板、前板距离不小于150mm,与后板、侧板、底板间应保持足够距离,宜采用不小于50mm的导流槽。
6.3.2厢体门宜装门帘。
6.4在户外货场装卸货物时应关闭制冷机组。
6.5车辆装载、码放完毕,应及时关闭厢门,并检查门密闭情况。完成装载后检查制冷机组设定温度,确保符合货物要求的温度。
6.6车辆卸货时,应尽快操作。分卸时,应及时关闭货厢门,以维持车厢温度。必要时应控制分卸次数。
6.7在交货时,应出示收货时的记录并将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数据交给收货方。
7冷藏车的保养及清洁要求
7.1冷藏车出车前应确认车厢的卫生条件能满足承运食品要求。
7.2运输业务结束后,冷藏车厢体内应进行清洗。定期或必需时,应进行消毒。清洁后厢体内应无杂物、无油污、无异味。
7.3冷藏车每次运输后,应检查车辆和与温控有关的各种机械设备、装置、设施及电子记录装置等,确认其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7.4应根据运输制冷机组生产厂商的维修保养要求,定期对制冷机组进行保养。
7.5应定期检查厢体的密封性,检查密封车门的橡胶密封条、门栓、铰链处等,保证车门与门框密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