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冷链物流网谈冷库系统的保养方法 |
2012-8-20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一、库体保养
1、注意使用中应注意硬物对库体的碰撞和刮划。因为可以造成库板的凹陷和锈蚀,严重的会造成库体局部保温性能降低。
2、由于装配式冷库是由若干块保温板拼而成,因此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施工中这些缝隙会用密封胶密封,防止空气和水分进入。所以在使用中对一些密封失效的部位及时修补。
3、一般小型装配式冷库的地使用保温板,使用冷库时应防止地面存有大量的冰和水,如果有冰,清理时切不可使用硬物敲打,损坏地面。穿堂和库房的墙、地坪、门、顶棚等部位有了冰、霜、水要及时清除。
4、库内排管和冷风机要及时扫霜、融霜,以提高制冷效能,节约用电,冷风机水盘内不得积水。未经冻结的热货不得进入冻结物冷藏间,以防止损坏冷库,保证商品质量。
5、要管好冷库门,商品进出要随手关门,库门损坏要及时维修,做到开启灵活,关闭严密,不逃冷,风幕要正常运转。
6、冷库新安装完毕或长期停用后, 再次使用, 降温的速度要合理: 每天控制在8-10℃为宜, 在0℃时应保持一段时间。
二、制冷系统维护与保养
1、运转机组:要经常观察压缩机的油面及回油情况及油的清洁度,发现油脏或油面下降要及时解决,以免造成润滑不良。
2、对于风冷机组: 要经常清扫风冷器使其保持良好的换热状态。 对于水冷机组:要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混浊程度,如冷却水太脏,要进行更换。检查供水系统有无泡、冒、滴、漏问题。水泵工作是否正常,阀门开关是否有效,冷却塔.风机是否正常。 对于冷风机组:经常检查冷凝器出现结垢问题,要及时清除水垢。
3、对于风冷机的蒸发器:要经常检查除霜情况,除霜是否及时有效,会影响制冷效果,导致制冷系统的回液。
4、经常观察压缩机运行状态,检查其排气温度,在换季运行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系统供液量和冷凝温。
5、仔细倾听压缩机,冷却塔、水泵或冷凝器风机运转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检查压缩机、排气管及地脚的振动情况。
6、对压缩机的维护:初期系统内部清洁度较差,在运行30天后要更换一次冷冻油和干燥过滤器,在运行半年之后再更换一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清洁度较高的系统,运行半年以后也要更换一次冷冻油和干燥过滤器,以后视情况而定。
7、运转机组:要经常观察压缩机的油面及回油情况及油的清洁度,发现油脏或油面下降要及时解决,以免造成润滑不良。
8、对于风冷机组: 要经常清扫风冷器使其保持良好的换热状态。 对于水冷机组:要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混浊程度,如冷却水太脏,要进行更换。检查供水系统有无泡、冒、滴、漏问题。水泵工作是否正常,阀门开关是否有效,冷却塔.风机是否正常。 对于冷风机组:经常检查冷凝器出现结垢问题,要及时清除水垢。
9、对于风冷机的蒸发器:要经常检查除霜情况,除霜是否及时有效,会影响制冷效果,导致制冷系统的回液。
10、经常观察压缩机运行状态,检查其排气温度,在换季运行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系统供液量和冷凝温。
11、仔细倾听压缩机,冷却塔、水泵或冷凝器风机运转声音,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检查压缩机、排气管及地脚的振动情况。
12、对压缩机的维护:初期系统内部清洁度较差,在运行30天后要更换一次冷冻油和干燥过滤器,在运行半年之后再更换一次(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清洁度较高的系统,运行半年以后也要更换一次冷冻油和干燥过滤器,以后视情况而定。
三、冷库内部卫生管理
1、冷库冷藏的烹饪原料和食品都有含有一定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这些营养成分的存在,会使霉菌和细菌大量繁殖生长。为做好冷库卫生管理工作,保证食品和烹饪原料的冷藏质量,就要定期地进行冷库卫生消毒工作。冷库的除霉杀菌与消毒,可先用酸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是凝固菌体中的蛋白。常有的消毒剂有乳酸、过氧已酸、漂白粉、福尔马林等。
2.、冷库中异味产生原理和排除方法
所谓异味,即冷库中的烹饪原料及食物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通过物理化学的变化,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气味,日久天长,这种气味就粘附于冷库的墙壁、顶棚以及设备和工具上。冷库中产生异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冷库通风不良,湿度过大,致使霉菌大量繁殖,产生霉气味。②进冷库前食品就有腐败变质现象,如变质的肉、鱼、蛋等。存放过鱼的冷库,未经清洗即存放肉、蛋、或水果蔬菜等食品,使气味感染而变质。③冷库中温度不下降,致使食品变质腐坏而产生腐败味。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鲜肉未冻结、冻透即转库贮藏。④冷库制冷管道的泄漏,制冷剂(氨)侵蚀到食品中导致异味产生。不同气味的食品存在一个冷库库房内,导致食品串味互相感染。
防止冷库异味产生的方法:冷库在进货前不得有异味存在。若有异味,必须经过专业处理,排除异味后方可使用。冷库冷藏食品前,必须经过检验,未变质的食品才可存放入库。平时要加强维护冷藏设备,严禁倒堆卸货,防止砸坏管路,以免造成制冷剂外泄。在冷加工食品过程中,必须使冷库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得将冷制食品进行转库或存放。若冷库温度降不下来,须查找原因,待排除后再另行加工食品。冷库内不得混合存放互相感染的食品。
冷库排除异味的方法
臭氧法。采用臭氧发生器,可排除库房异味。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但能消除冷库异味,还能制止微生物的生长。若冷库内存放含脂肪较多的食品时,则不宜采用臭氧处理,以免脂肪氧化而产生酸败现象。
甲醛法。将冷库内的货物移出,用2%的甲醛水溶液(即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消毒和排除异味。
食醋法。装过鱼的冷库房,鱼腥味很重。不宜装其它食品,得经彻底排除鱼腥味后方可装入其它食品。一般清除鱼腥味的方法是食醋的方法。具体方法为:鱼出冷库后,将蒸发管组上的冰霜层清除干净,并保持库房温度50℃以下,然后按冷库每一立方米容积用食醋量50~100克配制,用喷雾器向库内喷射,先将库房门关闭严密,断断续续地开动鼓风机,让食醋挥发并在库内流动,使食醋大量吸收鱼腥味。一般约经4~24小时后打开冷库门,连续鼓风数小时可将醋味吹出库外。
四、库房管理:
1.为了保护地坪、防止冻臌冻坏,不得把商品直接铺在地坪上冻结,脱钩或脱盘不得在地坪上摔击,不准倒垛拆桩。
2.商品堆垛、吊轨悬挂,其重量不得超过设计负荷。
3. 没有地坪防冻措施的冷却物冷藏间,在使用中应防止地坪冻臌。
4.要定期对建筑物使用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
库内电器线路要经常维护、防止漏电,出库房要随手关灯。
五、冷库储存商品管理
冷库要加强商品保管和卫生工作,重视商品养护,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保证商品质量,减少干耗损失。要配备专职保质员(保管员)负责检查出入库商品质量,库内要做到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严格掌握库内商品的储存保质期限,定期检查,先进先出,如发现商品异变,应及时发出质检单,会同货主迅速处理。
下列商品要经过挑选、整理或改换包装才能入库。下列商品不得入库:
1、变质腐败、有异味、不符合卫生的商品;
2、雨淋或水浸泡过的鲜蛋;
3、用盐腌或盐水浸泡(已经防腐处理的库房和专用库除外),没有严密包装的商品,流汁流水的商品;
4、易燃、易爆、有毒、有化学腐蚀作用的商品。
冷库必须做好下列卫生工作:
1、冷库生产工作人员每年检查一次健康情况,发现传染病患者要及时调离。
2、库房周围和库内外走廊、汽车、火车月台、电梯等场所要专人清扫,保持卫生。
3、库内使用易锈金属工具、木质工具、运输工具、垫木、冻盘等设备,要勤洗、勤擦、定期消毒,防止发霉、生锈。
4、库内商品出清后,要彻底清扫、消毒,堵塞鼠洞,消灭霉菌。
设备管理、安全与劳动保护
冷库的制冷设备具有高压、易爆及制冷剂有毒的特点,冷库职工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现程》和商业部关于《冷藏库氨制冷装置安全技术规程》,要以高度责任感进行认真的操作、维护、保养和检验,确保设备安全运转。
冷库中的制冷工、电工、电焊工、叉车工、电梯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要经常进行安全教育、技术培训和业务学习,并按劳动局规定期限进行考核。 冷库中所用压力容器除每次大修进行气密性试险外,外部检查必须每年一次,内部检验按市劳动局规定期限内检验。氮压力表、安全阀每年必须经法定部门检验一次。经检验不合格者必须强制修复、更新。
机房、库房的每台设备、每个阀门、仪表都必须有专人负责,认真操件,检修保养;建立交接班、安全生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及定额标准等各类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
操作人员要做到“四要”、“四勤”、“四及时”,要定期考核评比、奖惩。
1、“四要”:要确保安全运行;要保证库房温度;要尽量降低冷凝压力,氨、氟利昂22的表压力最高不超过].5MPa;氟利昂12的表压力最高不超过1.2Mpa;要充分发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努力降低水、油、电、制冷剂及辅助材料的消耗。
2、“四勤”:勤看仪表;勤查机器温度;勤听机器运转有无杂音;勤了解进出货情况。
3、“四及时”:及时放油;及时除霜;及时放空气;及时消除冷凝器水垢。
4、生产工具、用品和安全消防器材齐全。
5、机器设备及工作场所清洁无污,周围无杂物。
6、交接班中发现问题,如能当班处理,交班人应在接班人协助下负责处理完毕再离开。 |
[发表/查看评论] |
 |
热门相关搜索词 |
|
|
|
|
|
图说冷链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