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东商报
菜价变局
配送菜价比市面上低1/3
尽管多数通路反映还未体会到基地直供蔬菜的价格优势,但是已经有先行者尝到了甜头。而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通路企业也多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农产品的配送问题,他们对农产品的流通和配送有着自己的创举和梦想。
流通新招
像订报、订奶一样订菜
农工商公司副总经理王景彬表示,该公司下一步将健全生产销售模式,在市民家门口建"菜箱"+生产过程全程监控,将成为农工商公司蔬菜直供的一大特色。
"像订报、订奶一样送蔬菜很快就将在济南展开。"王景彬表示,第一个蔬菜配送中心在长清设立后,下个月建在济南市区的第二个配送中心也即将开张。这个配送中心坐落于七里堡批发市场以东,面积2000多平米,能达到供应2万-3万户居民的配送能力。他介绍,以后蔬菜配送将参考牛奶、报纸的配送模式,"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在会员家门口设置'菜箱',市民在网上或通过电话订菜后,不用在家等候,送货员会直接将蔬菜投递到'菜箱'中,订菜会像订报、订奶那样简单。"
除了方便市民订菜,让市民大胆吃菜、放心吃菜也将成为农工商公司推广直供模式的重要方法。王景彬表示,按计划,所有蔬菜基地都将安装蔬菜追溯系统,所有基地内的大棚都会安装摄像头,进行生产全程监控。
"现在有些基地已实施追溯系统,蔬菜上贴的二维码一刷,即可追溯到蔬菜的产地,甚至是用了什么肥料,管理员是谁等信息。"他介绍,远程监控工程目前也已在昌乐、商河的蔬菜基地实行。"将来有一天,市民如在酒店点到一盘黄瓜,可通过追溯系统查到这盘黄瓜产地在哪,甚至可通过酒店内电视设备或手机上网看到摄像头监控拍下的黄瓜生产现场,看到种植这棵黄瓜的农民是怎么浇水的,是怎么施肥的。"王景彬透露,距实现这一设想已不远,"今年下半年,所有基地将全部安装全程监控系统,并进行联网,将来有一天居民在家也可随时查看蔬菜基地的生产情况,吃个放心如意。"
华联超市有关人士也提出,由于蔬果产品的特殊性,导致保存期较短,保持鲜度较为困难。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运输车辆车厢温度高达50-60度,严重影响了蔬果的鲜度,因此冷链建设在农超对接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2010年华联超市在唐王基地投入200多万建成了500余平米的冷库用于储存。运输环节冷藏车由于投入较高,维护较为困难,导致了今年的冷链建设尚未完善,需要政府在此方面的政策倾斜支持。
三方共赢之盼:
困局&出路
作为济南市农超对接的“龙头”企业,华联超市方面介绍,与基地对接后,由于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降低了损耗和费用,使华联超市的蔬菜价格与以往联营相比,下降了30%-40%,与农贸市场的价格基本持平。而价格的拉低却带动了华联超市蔬菜的整体销售。据统计,开展农超对接之后,济南华联超市蔬菜来客数比之前增加了30%以上,同时,蔬菜销售数量对比之前上升了一倍还多。通过开展农超对接,很好的带动了整个超市来客数的提升,对超市的整体销售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而谈起“直供”的价格优势,农工商公司也深有感触。“蔬菜直供的价格优势也是我们考虑‘配送+基地’模式的一大诱因”,总经理刘岩介绍,山东省农工商蔬菜配送中心配送的蔬菜,都是接到消费者订单后才进行采摘的。配送环节基本上实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直接对接,配送的蔬菜价格比市面上的要低1/3左右,主要是因为几乎不存在其他中间环节,“今后随着配送规模的扩大蔬菜价格还会更低。”
“从种植到销售中间环节太多,导致现在出现了‘菜贱伤农不惠民’的尴尬境地。”副总经理王景彬介绍,一方面蔬菜收购价太便宜,现在农资投入较大,有时候农民连成本都收不回,影响了农民的种菜积极性;另一方面,城里人吃的菜价格迟迟降不下来。
“这主要是从种植到销售中间环节太多,层层加价,价格越滚越高。”他分析道,“一般来说,蔬菜从田里到达城市农贸市场或超市,都要经过农民-一级菜贩-郊区批发市场-城里二级菜贩或超市等诸多环节,层层加价。其中,从一级菜贩到批发市场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运输车油费、过路过桥费、市场管理费,到了城市二级菜贩那里,也要支付农贸市场管理费、摊位费等,超市里则有摊位入店费、超市销售扣点35%-50%等杂费,这些费用卖家肯定会摊到菜价里,最终还得消费者埋单。”
他为记者算了笔账,“这样粗略统计一来,经过这么多环节后,蔬菜从田地到市民餐桌,价格能涨5到10倍。”而通过“菜园-餐桌”这种直供模式,菜价至少能下来约三分之一。他举例说道,前几天曾发动员工到市场上统计价格,结果发现直供的有机西葫每斤2.4元,而当天同类产品市场价格为每斤8元,直供的小芹菜每斤3.4元,市场价格则高达10元。
基地直供的那些烦恼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济南市年产蔬菜约670万吨,但是其中仅20%左右用于本地的供应,八成左右输往周边或者更远的地区。而济南市大大小小200多家超市中,蔬菜等农产品的经营面积最多占总面积的10%-20%,所以算下来,目前本地蔬菜通过本地超市售出的数量极为有限,餐饮单位、企事业单位等从基地直采的比例也有待提高。
即便已经形成的“对接”,各方也是烦恼不断,从蔬菜品种单一带来的两难,到传统种植模式给“对接基地”设置的障碍,再到蔬菜价高下的市民认可难题,无一不在扯着“农超对接”的后腿。
济南市商务局农村流通处调研员张鹤龙表示,商务部提出的“农超对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而目前在济南兴起的“基地直供”模式是对“农超对接”的有益尝试。
“在价格上,菜农希望菜价高一点,超市希望成本降一点,市民希望菜价便宜些……”张鹤龙认为,不管怎么对接,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如何控制食品安全,如何使得生产、销售、消费三方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实际上,现在推行农超对接所面临的困难,在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如土地流转问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的问题等等。”张鹤龙认为,推广农超对接,包括生产、流通、销售、消费等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针对某一个方面做文章。
蔬菜品种单一悖论
事实上,在商务部正式提出“农超对接”之前,济南就已经在做类似工作。“巧合的是,当时济南也叫农超对接,设立了30余处特色农产品基地,种植莲藕、萝卜、核桃等等,初衷是为了向广大市民推广济南的特色农产品,创建农产品品牌,为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济南市商务局农村流通处调研员张鹤龙介绍,特色农产品基地都经过了农业部门的科技指导,并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认证和验收,达到了农业部门的相关要求。
“既然是特色农产品,就说明是同类产品中最有特色的,但这同时也有弊端……”张鹤龙以唐王大白菜为例,别的地方种出来的白菜没有唐王的好吃,所以唐王以种白菜为主,但是这也导致唐王基地蔬菜品种单一,不够丰富。
基地的蔬菜相对单一,而且具有季节性,产量大,而超市需要的则是品种丰富,能够连续生长、保证供应、跨季节的蔬菜。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基地要想有特色,就很难兼顾品种丰富;而要想品种丰富,又很难有特色。
传统种植模式待变
“目前来看,各地的农超对接工作还都处在摸索阶段,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在张鹤龙看来,之所以说农超对接理想化的成分还多一些,“归根结底是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已经不适应农超对接的推广”。
张鹤龙分析,虽然眼下济南已经有了30多个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而且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基地”,但是基地本身组织化程度并不高,多是村庄、企业或者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松散联合,尤其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基地,市场化程度比较低。这样一来,超市、餐饮单位、企事业单位或社区农贸市场在与基地对接时,有形和无形的成本都会增加不少。
华联超市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蔬果产地农户种植的分散性,造成了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集中性和“一窝蜂”,造成有的品项产量很大,形成积压,有的品项超市急需,产量却很小。由于缺少对农产品种植信息的及时了解,缺乏当地政府部门的统筹规划,农户只能根据直觉来指导种植。
基地的组织化程度低,也往往伴随着经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对接”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提供不出发票,超市无法办理抵扣税,所以采购的热情自然大为降低。
另外,各地的开放程度都越来越高,济南的零售企业可以对接外地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而济南本地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也可以与外地的零售企业进行对接。
高价下的认可难题
“目前来看,超市从基地直采蔬菜,要付出一定的人力和物流成本,所以尽管进价会低一些,但是总体算下来,成本并没有降低多少,反映在菜价上,与农贸市场相比依然没有优势。”省城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超市内还是以品牌精细菜为主,价格高,即便是基地供应的蔬菜,价格也比农贸市场高出不少。
农工商公司副总经理王景彬也表示,目前他们有机、绿色蔬菜的直供还存在市民对有机蔬菜认识不足的困扰。王景彬坦言:“现在有的公司盲目追求利益,在缺货状态下,会以次充好,将没有经过认证的蔬菜贴上有机、绿色蔬菜标识进行销售,导致部分市民对有机、绿色蔬菜产生不信任感和排斥感。”
另有业内人士介绍,有的有机蔬果只贴有机产品标识,而缺乏认证标识;有的不仅这两个标识混乱不全,甚至还缺乏公司名。此外,一小部分有机蔬菜即使获得认证,其中很多环节也能造假。
(责任编辑:潘俣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