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根据“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制冷机的操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制冷机管理;
3 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制冷机的管理;
3.2 制冷机班组负责具体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开机前的准备
4.1.1 系统排污
4.1.1.1 各设备在接入系统前应是密闭和洁净的,并用压缩空气吹尽其内所残存的污物;
4.1.1.2 已经安装完毕的制冷系统,在试漏前应以0.6MPa的压缩空气吹净存在于设备及管道内的污物,污物由各设备的排污口排出,不得吹入压缩机内部;
4.1.1.3 污物排净后,将各设备的排污口封闭;
4.1.2 系统试漏检验
4.1.2.1 试漏主要针对各设备的连结部分,如阀门、接头、接管等;
4.1.2.2 试漏的试验压力:高压系统为1.8MPa,低压系统为1.2MPa;
4.1.2.3 试漏所需的压缩空气,应由其他压缩机提供,空气应该洁净干燥;
4.1.2.4 试验时安全阀上的角式截止阀应关闭,试验完成后再打开截止阀;
4.1.2.5 试验时系统中所有设备上的阀门,除通向大气的阀门外,均应全部开启;
4.1.2.6 当系统达到低压系统试验压力后,应关闭机组的吸气截止阀和节流阀组,防止高压系统的气体渗入低压系统;
4.1.2.7 用肥皂水涂抹各焊缝及连接部位,检查是否有渗漏现象;
4.1.2.8 在试验压力下保持24小时,当外界气温没有大的变化时,试验压力在开始6小时后允许0.03MPa,在以后的18小时内应保持压力不变;
4.1.2.9 如必须用螺杆压缩机组加压时,运转应间断运行,使其排气压力不超过1.8MPa,排气温度不超过100℃,且应注意压缩机各部的温升不要太高;
4.1.3 系统真空试验
4.1.3.1 目的是检查系统在真空下的密封性,为充入制冷剂、润滑油做准备;
4.1.3.2 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当系统被抽到绝对压力小于5.3kPa时,保持24小时,压力回升不超过0.67kPa;
4.1.4 加油
4.1.4.1 系统形成真空后,关闭机组中吸排气截止阀和油过滤前的截止阀,油过滤器上的放气阀与加油管相连,开启油泵;
4.1.4.2 机组的加油量,应保证油冷却器充满后,油分离器有约1/3高度的油位,可从油分离器的视油镜观察;
4.1.4.3 开启油泵一段时间,打开油分离器与油冷却器之间的平衡放气阀,进一步观察油面有无大波动,无波动表示完成加油,否则继续加油,直至合格;
4.1.5 在系统完成真空试验后,利用真空充入制冷剂
4.1.5.1 关闭压缩机组的吸气截止阀、排气截止阀和与大气连通的阀门,开启系统中各设备的阀门,将制冷剂连接在调节站的充液接头上,暂不拧紧,制冷剂瓶底朝上倾斜放置;
4.1.5.2 稍许开启一下制冷剂瓶上的阀门,将连接管内的空气排出,然后拧紧充液接头;
4.1.5.3 开启调节站的充液阀及制冷剂瓶的阀门,制冷剂即可自动进入系统;
4.1.5.4 系统中压力上升,充入制冷剂的速度减慢,按开车过程开动压缩机使蒸发系统压力降低,除贮液器的出液阀应关闭外,系统中的阀门应与机器正常工作时一样开或关,向冷凝器供水,这时制冷剂大部分进入贮液器,当充液总量达到计算需求量或当液位达到3/4高度时,即可停止充液;
4.2 开机前的检查
4.2.1 拆下电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联轴器,检查电动机旋转方向是否(从电机轴端看为逆时针旋转),检验压缩机能否用手盘冻(应盘动自如,无卡阻现象),然后重装联轴器;
4.2.2 检查油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4.2.3 合上电源开关,按报警试验钮,警铃响,按消音钮,报警消除;
4.2.4 按电加热按钮,加热灯亮,确认电加热器工作后,按加热停止钮,加热停止灯亮;
4.2.5 检查水泵的起动、停止按钮及指示灯是否正常;
4.2.6 按油泵启动按钮,油泵灯亮,油压在0.5-0.6MPa,能量调节柄扮向加载位置,吸气端能量调节指示表针向加载方向旋转,证明滑阀加载工作正常,然后能量调节柄扮向减载位置,指示表针向减载方向旋转,最后停在“0”的位置上;
4.2.7 需要注意的是,在机组送电后,严禁接触压缩机联轴器;
4.2.8 检查各自动安全保护断电器,各保护项目的调定值如下
4.2.8.1 排气压力高保护:1.57MPa;
4.2.8.2 喷油温度高保护:70℃;
4.2.8.3 油压与排气压力差低保护:0.1MPa;
4.2.8.4 油精过滤器前后压差高保护:0.05MPa;
4.3 开机
4.3.1 选择开关搬向手动位置;
4.3.2 打开压缩机的吸、排气截止阀;
4.3.3 滑阀指针在“0”的位置上,即10%负荷位置;
4.3.4 按电加热按钮,加热灯亮,油温升至30℃后,按加热停止钮;
4.3.5 按水泵起动钮,向油冷却器供水(油温低时可停止供水);
4.3.6 按油泵按钮起动油泵;
4.3.7 5秒到10秒钟后,油压与排气压力压差可达0.15~0.6Mpa,按主机起动按钮,压缩机起动;
4.3.8 调节压缩机能量在50%左右位置,油温达40℃后,可增载至100%;
4.3.9 压缩机进入运转状态时,调整恒压阀,使油压(喷油压力与排气压力)差为0.15~0.3Mpa;
4.3.10 压缩机运转的压力、温差正常后,可运转一段时间,检查各运动部位、测温、测压点密封处,如有不正常,应停机检查;
4.3.11 如是初次运转,时间不宜过长,30分钟左右,然后停机;
4.4 停机
4.4.1 将能量调节柄打在减载位置,使滑阀退到“0”;
4.4.2 按主机停机按钮,停主机;
4.4.3 停油泵;
4.4.4 停水泵;
4.5 运转过程中注意事项
4.5.1 观察并记录吸气压力、吸气温度、排气压力、排气压力、油压力、油温度等数据;
4.5.2 如果由于某项安全保护动作自动停机,一定要在查明故障原因后方可开机,决不能随意采用调定值的方法再次开机;
4.5.3 突然停电造成主机停机时,应迅速关闭吸气截止阀,否则由于旁通电磁阀没能开启,在排气与吸气的压差作用下,压缩机可能出现倒转现象;
4.5.4 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开机,应首先开油分离器上的电加热器并启动油泵使油循环,然后才能开机;
4.5.5 油分离器内的正常油位在上侧视油镜与下侧视油镜之间,每次开机前并保证这一点,开机后油位可能下降,但低到一定程度时,液位开关能给出信号,自动停机,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经常注意油位是否合适,必要时给予补油;
4.5.6 正常运转过程中,调节吸气截止阀,使吸气压力略低于大气压力,加油管一端接吸气过滤器上的加油阀,另一端插入油桶中,缓慢开启机组吸气过滤器上的加油阀,即可进行加油;
4.5.7 加油速度必须较慢,注意机组的声音变化,当机组出现异常声响或振动时,关小加油阀开启度;
4.6 停机保护
4.6.1 如果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长时间停机,应将油冷却器等用水设备中的存水放净,防止设备受冻损坏;
4.6.2 如果长时间停机,应每周开动油泵10分钟,让润滑油遍布机组内部;
4.6.3 每周盘一次联轴器,这将有助于避免轴承的剥蚀;
4.6.4 如果停机超过3个月,除了上述措施外,还要每3个月开动机组一次,运转时间约30分钟;
制冷机检修规程
1 目的:根据“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制冷机的检修工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制冷机检修管理;
3 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制冷机的管理与维修;
3.2 机修班组负责具体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制冷机在正常运转条件下的维修内容与周期
4.1.1 压缩机:年度检修,1年,大修,3年;
4.1.2 电动机:拆卸检修及换件轴承加油,2年;
4.1.3 联轴器:检查电动机与压缩机同轴度,1年;
4.1.4 油分离器:清洗内部,2年;
4.1.5 油冷却器:清除水垢、油污,6个月,视水质及污垢情况而定;
4.1.6 油泵:试漏检验1年;
4.1.7 油过滤器及回油过滤器:清洗,6个月,首次开车100-150小时即应清洗;
4.1.8 吸气过滤器:清洗,6个月,首次开车100-150小时即应清洗;
4.1.9 滑阀:动作检查,3-6个月;
4.1.10 安全阀:校验,1年;
4.1.11 止回阀:检修,2年;
4.1.12 吸排气截止阀:检修,2年;
4.1.13 压力表阀:检修,2年;
4.1.14 压力表:校验,1年;
4.1.15 温度计:校验,1年;
4.1.16 压力传感器:校验,6个月;
4.1.17 温度传感器:校验,6个月;
4.1.18 电气设备:动作检查,3个月;
4.1.19 自控系统:3个月;
4.2 压缩机的检修
4.2.1 滑阀卸载到0位;
4.2.2 转子部件上的有的外形相似,但不可混用,拆卸过程中应做好标记,分清阳转子与阴转子、吸气端与排气端;
4.2.3 在重新装配时,更换损坏的O形圈、止动垫片、园螺母;
4.2.4 不同轴承之间零部件不能互换;
4.2.5 更换新的 O形圈,一定要涂油;
4.3 拆卸前准备
4.3.1 切断电源;
4.3.2 关闭排气截止阀、吸气管路截止阀,然后将机组减压;
4.3.3 确认所有起吊设备(包括钢索、吊耳、吊环等)都是安全可用;
4.3.4 准备一块洁净的场地进行维修工作;
4.4 拆卸
4.4.1 从压缩机组上拆下联轴器防护罩、吸气过滤器、吸气止回阀、油管、联轴器、压缩机地脚螺栓之后,将压缩机吊运至维修工作场所;
4.4.2 拆下能量指能级指示器外罩、电气元件,在油缸下放油槽;
4.4.3 取下定位销后,平行取下吸气端盖,取出油活塞;
4.4.4 取下定位销后,拆下吸气端座;
4.4.5 拆下轴封盖,取出轴封静环、动环组;
4.4.6 取出定位销后,拆下排气端盖;
4.4.7 松开园螺母,拆下止推轴承,特别注意做好装配记号;
4.4.8 利用专用吊环螺丝,将主动转子轻轻地平衡地取出,这时从动转子是附着转动的,需转动主转子;
4.4.9 利用专用吊环螺丝取出从动转子;
4.4.10 取出定位销后,拆下排气端座;
4.4.11 取出滑阀;
4.5 检查
4.5.1 凡属不太严重磨损及拉毛现象,均可由钳工用油石磨光,也可在机床上磨光,如在机床上磨光时,必须把工件的位置校正正确,否则会造成工件报废;
4.5.2 转子轴颈表面及轴封部件表面不得有任何锈蚀、裂纹等缺陷,主轴颈表面经磨光加工后应仔细测出其尺寸,以便据此修理主轴承;
4.5.3 主轴承如磨损严重,超过了与轴配合的间隙限度,应予以更换,如果重新在主轴承上浇铸轴承合金,则必须保证内表面与主轴承孔德同轴度;
4.5.4 止推轴承损坏或游隙增大,必须予以更换;
4.5.5 垫片及O形圈入损坏必须予以更换;
4.5.6 将机体两端面、吸排气端平面上原有的密封胶清洗干净;
4.6 装配
4.6.1 装配应在对每个零件进行检查,并对损坏零部件进行修理及更换后进行,装配时一定要注意拆卸时记下的装配位置记号;
4.6.2 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并用压缩空气吹干;
4.6.3 将所需使用的工具准备齐全,清洗干净;
4.6.4 将各主轴承按原位装入吸排气端座轴承孔内,并测量轴承内径,使内径符合于转子轴颈配合的间隙要求;
4.6.5 在吸气端座与机体贴合的平面上均匀涂抹密封胶,
4.6.6 将吸气端座放在机体吸入端,压入定位销后,以螺栓固定;
4.6.7 装滑阀及其导向托板,导向托板先以定位销定位后方可用螺栓将其固定;
4.6.8 吸入端主轴承孔、机体内孔涂与正常开车时相同牌号的冷冻油后装入阳转子及阴转子,其中后装入的转子需慢慢旋入,不可强制向机体内压入,两转子的端面应靠紧吸气端座,转子排气端面与排气端座间的尺寸应符合原厂说明书上的规定;
4.6.9 在排气端座与机体贴合的平面上均匀涂抹密封胶;
4.6.10 将排气端座放在机体排出端,用定位销定位,再用螺栓固定,安装时要注意主轴承内孔,切勿擦伤主轴承;
4.6.11 放入调整垫片、止推轴承,并用园螺母将止推轴承内座圈坚固在转子轴颈上,要注意止推轴承的方向;
4.6.12 装上轴承压圈,装好后应按实际运转方向轻轻地盘动主动转子,转动应灵活,如排气端间隙不合理,则应改变调整垫片厚度;
4.6.13 将排气端盖装上定位销定位后,用螺栓固定;
4.6.14 装入轴封动环等部件,在动环摩擦面上均匀涂抹冷冻油;
4.6.15 装轴封盖及静环;
4.6.16 装油活塞、吸气端盖;
4.6.17 装能量指示器,注意指针与滑阀位置相对应;
4.6.18 将装好的压缩机吊入机组,并与电动机找正,证明同轴后方可安装联轴器;
4.7 检修后试运转
4.7.1 检修后的压缩机需经过空载试运转,在试运转中调整各部件的安装状况,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转;
4.7.2 机组试漏;
4.7.3 油泵油压试验;
4.7.4 滑阀动作试验;
4.7.5 在装联轴器之前检查电动机转向,连接联轴器后盘车应轻松无卡阻;
4.7.6 滑阀调到“0”位,启动压缩机,注意检查振动、油温、油压、噪音等情况;
4.7.7 滑阀调到“0”位停机,停机后盘动压缩机应轻松;
4.7.8 真空试验,应能达到绝对压力在5.3kPa以下;
4.8 检修后更换润滑油
4.8.1 压缩机在试运转后、正式运转前,应将机组内的润滑油全部更换,或放出后经过滤清洗处理后再次使用;
4.8.2 放油阀位于油分离器与油冷却器之间,放油时油管一端接在阀门上,另一端插入油桶中,使机组内压力稍高于大气压,慢慢开启放油阀,使油流入油桶中;
4.8.3 机组加油可以采用外部油泵加油、机组本身油泵加油和真空加油3种方法
4.8.3.1 外部油泵加油:用高于排气压力的油压加油,可在油分离器或油冷却器的外部接口上进行;
4.8.3.2 机组本身油泵加油:见“制冷机操作规程”;
4.8.3.3 真空加油:压缩机正常运转时,略微调节吸气截止阀,使吸气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缓慢开启压缩机吸气过滤器上的加油阀,加油时注意机器的声音变化,防止机组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