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制造商正在寻找最适合他们需求、且符合成本考量的原材料,以利生产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寻找的过程,制造商发现具有价格优势的材料,往往散布于多个不同国家区域,当发生这种情况时,供应链就变得更加复杂和扩展,并且更加难以管理,举例来说:供应商、生产经理、运输主管、客户有没有办法衡量自己厂房以外、离开视线范围之后整个供应链正进行到哪里个步骤?何时又该开始下一个环节?
当今复杂的现代供应链泛指所有制造及分销设施和流程,包含:采购原材料、将材料转化成半成品再制造成完整的产品、最后将货物分销至客户端的过程。
过去,这些供应链相对显得简单而且容易理解。然而,随着制造商希望将成本降低的需求,整个制造过程中的某一部分可能外包给外部厂商,整个过程以多元的分布方式进行制造,因此商品的制造过程已转换为一系列复杂的关系。
一项由美国德州大学进行的研究,在他们调查抽样的1000家制造业公司之中,只有11%的公司着手研究该如何增加与他们的供应商共享交易与生产信息的能力。另一项研究中发现,工业制造商供应链中的相互合作程度最低。对此,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整个情况呢?
M2M如何在供应链中运行?
M2M指的是机器与机器(machine-to-machine)、人与机器(man-to-machine)、可移动式设备与机器(mobile-to-machine)间的数据交换,而M2M产业乃泛指进行M2M设备、软件、网络与服务所形成的市场与产业。是指利用有通信功能的机器进行相互沟通,使业务流程自动化并提高效率,创造高附加价值。

供应链的流程结构示例
M2M解决方案,可由公司内部现有的IT系统成功汇集各部门离散的信息,进而将实时信息汇整于同一平台后,共享给组织中所有的成员。多数大型企业建立并依赖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其它应用程序系统进行规划作业。
为了使这些系统上的信息能够充分发挥效益,它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就从一个扩散的供应链之中被汇整与评估。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到一个具有特殊价值的商业信息,进而从多个面向提升供应链的效率。
对于在供应链上部署M2M的目的,在于简化并改善供应链的运行情况,协助制造商在客户与供应商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进而创造高投资报酬率,并改善关键性指标。
举例来说,在产线制造环境中,M2M系统可以于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之间提供第一时间的实时信息,通过各部协调而产生的供应战略、订货、生产制造、交付运送,和其它关键业务流程,制造商的成本将能够有效的降低,库存将也能够优化并有效率的控管。
实时信息沟通与异地协同作业
当今复杂的供应链需要一套能够自动提供实时信息、并且协助调度合作的解决方案,使用于制造和装配过程的合作伙伴之间,包含:发货和收货、仓库管理、运输配送、延伸至供应链中所有相关工作站与工作站之间。这套解决方案应包括各个产在线产品的基本信息共享、库存报告、交货时间、计费、和其它供应商和客户所需要的宝贵信息。
当一个企业企图追求更好的进步方向或更优化的产出时,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生产制造的供应链之中。无论任何一种行业,越是能够毫无误差的知道每条产在线的实时信息,越是绝对的优势。
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能拥有一套解决方案,能提供随时存取功能、主动汇总各部情况、自动监控评估、更新实时信息、提供准确数据,将可进一步协助他快速做出业务决策、优化生产流程、有效管理库存,同时也降低成本增加盈利。
事实上,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曾发布过一份“Optimizing Fulfillment Through Supply Chain Execution”的报告,报告指出:企业如果能够提供客户和贸易伙伴清楚的订单数量、出/供货时间表,以及产在线的生产进度数据,整个供应链盈利将可增长15%,因为他们将能够降低库存,同时提高客户满意度。共享整个供应链信息的价值与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并不会带来任何潜在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