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分析功能方面。如在冷链物流中,GIS不仅只关注整车货物位置移动分析,还需要将冷冻货物的传感温度 、保质期等信息与货车本身行车里程、保养状况、载重变化、油耗标准等各种动态属性,与道路交通状况、气候状况、加油、维修站分布等差异化的地理环境因素,甚至是与中转站的吞吐能力、库房湿度、温度等环境信息相结合进行分析,及时了解货物及车辆的动态变化,了解各地库房的使用情况,对车辆配置、路径选择、中转调度等物流活动进行分析,并提供支持。
GIS的物流管理更加“精细”
在智慧物流的物联网环境下,GIS对货物不仅是成批次空间分析与查询,而可以具体到某一货物,实现物流管理的精细化。
首先,拿沃尔玛物流配送来说,在商品装车发往分店的途中,借助GPS定位系统或者沿途设置的 RFID监测点,GIS可以准确地表达单件商品的位置与完备性,并预知准确的运抵时间;商品运抵门店后,一旦进入到RFID阅读器覆盖的场所,GIS还可以表现具体商品的位置,有效地防止商品失窃现象,并可以通过覆盖分店的RFID阅读器找到由顾客随意放置的商品位置由店员归位。
另外,GIS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物流配送中配送员的单笔配送效率与多笔配送效率的优化问题,这是传统GIS在智能物流中无法体现的。无论当前众多电子商务公司的如京东、凡客,还是专门的物流配送如顺丰、圆通等企业,广大的配送员在分区配送的模式下基于人工的配送路线选择,受配送分区大小、复杂情况、配送员对区域的熟悉度等影响,面对少则十来单,多则上百单的商品配送时,往往不能规划出最优的配送秩序和配送线路,更不能有效撑控单笔商品在配送员手中的流传情况,造成大量的客户投诉和客户流失。由于智慧物流下的单件识别和移动通信的突破,使得GIS可以完全克服这些问题,通过给物流员配备移动设备,借助GIS的分析功能,可以迅速的将不同配送区域下的配送任务分发到不同的配送员手中,并同时为配送员提供当批配送商品的最优配送方案,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电子围栏等技术实时撑控配送员和商品的动态,并传递给数据中心提供给管理者和客户。
GIS物流应用趋向更加“开放”
在智慧物流的环境下,GIS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地理分析功能,对商业决策进行辅助,并朝着开放的数据中心和公共信息平台的趋势发展。
首先,在智慧物流中,GIS不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物流管理系统本身的应用。借助于物联网的识别功能,GIS可以很好的表现出不同种类商品在不同仓库、不同区域、不同门店的流转情况,从而可以将这些信息结合到相关区域的人群构成、收入能力、消费水平、社区状况等商业地理分功能中,帮助做出人、车、库房、路径、幅射区域等最适合的物流计划,甚至通过对顾客覆盖率、连锁网络的优化、竞争状况和市场饱和程度等分析,为选址、经营分区等商业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GIS将更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内部ERP、CRM等系统的结合,物流信息也将通过GIS的分析的提供给企业的整体决策。
其次,智慧物流强调数据中心以及公共平台建设,这让GIS的物流应用变得更加开放。在数据中心方面,例如北京的物美集团通过数据中心建设,从销售方案、到采购方案、再到物流配送方案,整个流程的数据驱动,通过一系列数据的单证,实现物流的数据管理,对于GIS来说,其例如订单来源、商品销售、客户、车辆、驾驶员等分布情况统计数据将被纳入到整个物流管理的数据流中。在物流公共平台方面,例如成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由政府牵头,物流企业加入的形式建设一个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可以有效解决重复开发,实现开发、运营一盘局,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GIS作为必不可少的技术平台支撑,与单一企业运用相比,必然需要实现不同的信息团体之间地理空间数据获取、管理、操纵、表达以及共享。例如OGIS开放式的地理信息处理服务,其在互操作性、对信息团体的支持作用、普遍存在性、可靠性、易用性、便携性、合作性、可伸缩性、可扩展性、兼容性和可执行性方面的特点将进一步在物流中得到发挥。
从智能物流到智慧物流的跨跃,对GIS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GIS功能的施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页次: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