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 通过技术平台可向物流企业管理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管理和车货集中动态控制两方面,如提供当前道路交通信息、线路诱导信息,为物流企业的优化运输方案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通过对车辆位置状态的实时跟踪,可向物流企业甚至客户提供车辆预计到达时间,为物流中心的配送计划、仓库存货战略的确定提供依据。
图2为智能运输与物流管理的界面图。 由图可知,在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主要可在以下四个方面利用智能运输技术:
(1)移动信息技术。 为了将移动的车辆信息纳入物流运转的信息链中,则需
要使用移动信息系统。 该系统和物流企业的信息中心构成统一的整体。确定的合同数据、运输路线数据、车辆数据和行驶数据都需要进行收集、存储、交换和处理。 将货运车辆纳入信息链所采用的主要手段是在车辆上配置(便携式) 计算机或专门开发的信息处理和无线发射与接收装置。
(2)车辆定位技术。 车辆的实时定位,有助于物流控制中心在任意时刻查询车辆的地理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地显现出来。动态掌握车辆所在位置可帮助物流企业优化车辆配载和调度。另外,车辆定位技术也是搜寻被盗车辆的一个辅助手段,这对运输贵重货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 技术是车辆定位最常见的解决方案。对于网络GPS 的用户,还可使用GSM(group special mobile) 的语音功能与司机进行通话或使用安装在运输工具上的汉字液晶显示屏,进行汉字消息收发。驾驶员按下相应的功能键,将需要了解的道路交通
情况的请求和当前运行状况信息反馈到网络GPS。网络GPS工作站管理员在显示屏上确认后,可传送相关信息,同时也了解并控制整个运输作业的准确性(如发车时间、到货时间、卸货时间、返回时间等)。
(3)车辆识别技术。借助电子识别系统,使运输中的货物可通过一个号码和特别的信息加以区别,方便运输途中时间及地点的跟踪与监控。还可以与其它系统衔接,用于控制物流中运输、转运、代销和存储过程。
(4)通信与网络技术。在现代运输网络中,数据越来越多地需要远程输送与交换。采用标准化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ical data interchange) 信息网,可使数据具有较好的兼容性与适用性,有利于加速信息流程,降低手工输入错误率,减少纸张需求以及使数据易于检验等。远程数据通信可利用专门的数据交换网,也可借用互联网(internet) 。由于互联网络具有低通讯成本、高互联通率的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货运企业把互联网作为数据交换台,进行数据通信。
基于网络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物流系统高度集约化管理的信息需求,保证了物流网络各节点和总部之间以及各网节点之间的信息充分共享。它能够使物流企业实时地掌握运输计划和仓储计划的执行情况、货物在仓库和在途情况,准确地预估货物的销售和库存情况,从而组织新一轮的生产资料采购和生产过程。同时它能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最短时车辆间内获得客户的采购或供应信息,并及时作出响应,实现整个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转。
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业务的核心为客户提供生产(流通) 供应链管理服务。随着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优化的市场物流管理模式是建立区域的物流交易中心,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合理的技术平台,变信息封闭型为开放型,变信息单方向、单通道传送为双方向、多通道的传送,使货运市场的信息资源在共享的基础上得到优化利用。在智能交通系统的辅助下,使货物运输全过程始终处于动态控制中,达到社会物流优化目标。
2.3 电子商务技术
互联网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运用这一全新技术于社会经济活动,于是就产生了电子商务(EC)。电子商务是市场营销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现代营销方式。企业通过在信息网络上发布相关产品质量、数量、产地、价格等信息以及原材料供应和需求等信息,促成商品交易在网上进行,在网上完成商品交易和支付活动。网上购物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接受,2006年1月CNNIC发布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上网用户总数已达到9400万,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网民达到40。7%,经常利用网络进行购物的人群已达到635。1万。 电子商务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电子商务活动的一般抽象描述,它由电子商务实体、电子市场、交易事务和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基本要素组成。信息流包括商品信息的提供、促销、行销、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价单、报价单、付款通知单和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还包括交易方的支付能力、支付信誉等。商流是指商品在购、销之间进行交易和单口所有权转移的运动过程,是指商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帖等过程。在电子商务下,以上的三种流的处理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等实现。物流作为四流中最为特殊的一种,是指物质实体(商品或服务)的流动过程,具体指运输、存储、配送、装卸、保管和物流信息等管理活动。对于少数的商品和服务来说,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各种电子出版物、信息咨询服务等;而对于大多数商品和服务来说物流仍要由物理方式传输,只有商品和服务真正转移到者手中,电子商务才告以结束。
EC下的智能物流系统可以优化EC系统的配送中心及物流中心网络,设计适合EC的物流渠道,以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并且使得物流服务可以向上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贷款回收与结算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制作。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所以智能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将代表未来商业企业发展的方向。在EC 的运营环境下, 为客户提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
3、我过智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物联网还处于产业启动期, 虽然两会后各地纷纷提出了大力发展物联网的口号与相关方案, 但距离大规模的产业化推广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安全与隐私问题
物联网建成后所覆盖的领域极为广泛, 有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等, 这些领域涉及到国家战略、基础建设以及商业机密, 甚至是军事领域的信息。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之一的RFID 标签, 其特性决定了任意一个标签所标识的信息都能在远程被任意的扫描, 且标签自动地, 不加区别地回应阅读器的指令并将其所存储的信息传输给阅读器。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国家机密、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被不怀好意者刻意获取甚至操纵, 后果将不堪设想。
3.2 技术标准的还为达到统一与协调
物联网的发展与应用涉及到多种技术与多种行业, 而不同的行业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 如果各行其是,所形成的大量的专用网将无法连通, 不能进行联网, 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不能形成整合的商业模式, 也不能降低研发成本。因此, 能否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 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 是物联网能否大规模普及应用的关键。
3.3 商业模式亟待完善
物联网的产业链构成复杂, 涉及终端制造商、应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最终用户等诸多环节, 各环节利益分配困难, 难以实现共赢, 进而导致商业模式的不可持续, 需要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3.4 管理平台的有待形成
物联网的价值在于网, 而不在于物。传感是容易的, 但是感知的信息, 如果没有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 不能进行管理和整合, 那这个网络就没有意义。因此, 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庞大的、综合的业务管理平台, 把各种传感信息进行收集并分门别类的管理, 进行有指向性的传输, 物联网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4、发展智能物流的几点建议
4.1 发挥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物流服务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是中国物流业发展必备的内部推动因素,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产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结合中国国情,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地位,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长期发展规划当中,并为其提供体制、政策和法规保障。
(2)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推进物流中心的稳定快速发展。
(3)加强对各类工商企业使用现代物流服务的引导,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
(4)鼓励各类物流服务企业积极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条件。
4.2加强行业协调和自律
在发达国家,物流协会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往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在中国,各级物流协会的发展从规模上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职能上来看尚未在物流业的发展中发挥显著的协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现有物流行业协会的基础上,通过重组或职能扩充,使其能够承担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任务,并成为物流业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
4.3合理规划大型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建设
我国的现代化枢纽港建设与周边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集装箱港口的建设滞后于世界航运发展的要求。由于受区域经济和港口自然条件的制约,我国集装箱港口不能适应世界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潮流,主要表现为集装箱港口水深未达到大型国际枢纽港的标准。二是集装箱枢纽港发展混乱。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到港口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从南到北的海口、深圳、珠海、广州、汕头、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张家港、连云港、青岛、烟台、天津、大连等都相继提出了建设枢纽港的规划和设想。如此多的港口提出建设枢纽港,无疑是不符合实际的、盲目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针对集装箱枢纽港建设的落后局面,我们提出以下对策:一是优化沿海港口布局;二是 以枢纽港为现代物流平台,抢占地区物流、金融、贸易制高点;三是 改善港口环境,培育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枢纽港口应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高度,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国际航运市场为导向,合法、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港口资源,建设结构合理、功能完善、信息畅通、安全、高效、可靠的现代化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实现跨越式发展。
4.4积极稳妥地推进物流现代化
基于我国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应积极稳妥地推进物流现代化,不能急于求成。
(1) 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建立综合、高效的现代化物流系统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目前,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物流设施在质量上达到了顶尖水平,但使用效率极为低下。因此,物流设施的现代化应当处理好建设与应用的关系,不能盲目发展
(2) 物流技术现代化。物流技术现代化是与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紧密相联的,物流技术的进步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否则,就会造成设施的浪费。此外,我们还应当意识到物流技术的核心是合理整合资源和科学组织物流活动,并非完全实现高科技。而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存在片面追求高技术的倾向,动辄搞自动化、无人化、立体仓库、信息平台等,未能很好结合实际资源状况。
(3)物流管理现代化。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物流行业管理水平低下;从微观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后,已出现大批跨区域甚至跨国经营的企业,但采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方法的却凤毛麟角。因此,鼓励、引导企业使用现代化物流管理方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页次:2 /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