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股票,半个月内一定涨5块钱,当我送给大家的春节礼物。”一位基金经理在今年春节聚会上如是说
“熊市一来,开始有基金公司主动和我们套近乎,甚至有基金主动提出,给我们牵线拉升股价,不,应该叫‘价值发现’。”
熊市中,基金都忙着持续营销、寻找大牛股,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可到了熊市,向上市公司示好、打造迷你旗舰基金、基金经理高位接盘,都成了他们熬过熊市的手段。为了生存,基金公司可以暂时放低身段。
“酒肉外交”
《基金观察》最近获悉一件离谱事件,华安基金某研究员,在江西出差时因“桃色事件”被抓。事后,他回公司后不久,便“离开”华安基金。
此后,这件事也成为华安基金内部“不能说的秘密”。平时与记者私交甚好的华安员工,一提此事,也讳莫如深。
就以上问题,记者正式采访华安基金,并多次和华安基金沟通,但至截稿,仍未得到回复。
“来我们公司调研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严谨的学术派,一种是油头滑脑的江湖派。”江西某家华安基金参股的上市公司董秘告诉记者:“这样的事情很正常,大盘跌了这么多,他们的心态也不好。”
“很多基金公司研究员,调研就是和公司高管聊聊,基本目的就是希望提前获得利好或利空消息,一起吃饭喝酒、称兄道弟是必然的!”
“还有什么终极目的么?”记者追问。
“走,喝酒去,喝高了我就告诉你。”沉默片刻,这位董秘拉着记者直奔一家路边小饭馆。
“很简单,基金经理和上市公司利益关系越来越紧密呗!”酒过三巡,该人士道出一个路人皆知的秘密,“以前基金多牛啊,我们刚上市和股改时,都是求着他们。现在熊市一来,开始有基金公司主动和我们套近乎,无非是想了解我们大小非解禁(反思“解禁之重”)后的抛售情况。甚至有基金主动提出,帮我们‘价值发现’。”
“看过《投名状》么,一起杀过人才是兄弟。华安的事情,除了个人原因,最大的可能也在于此,夜路走多终遇鬼啊!”董秘对记者如是说。
半年多的单边下跌,逼得一些基金公司不得不剑走偏锋。2007年底,南方某家中小规模基金公司通过猎头找到记者,希望聘用记者为经理助理。当记者问及具体职责时,被告知,该基金2008年投资重点将转向中小型上市公司,所以计划加强和上市公司及各种性质的场内资金的“合作”。记者因为在业内丰富的人脉,被认为是合适人选。用一句话概括,经理助理的职责,就是游走在基金公司、上市公司、各种场内大资金间,陪着甲乙丙丁方吃喝玩乐。
舍“大家”顾“小家”
如果说,“酒肉外交”是以基金公司利益为大前提,那高位接盘就完全是基金经理为了充实自己的小金库。
“有些研究员还是比较扎实的,调研时会要求看生产线、看仓库。但聊天时,他们对基金经理调动资金权力、隐形收入的羡慕之情,也溢于言表。”这位董秘继续爆料。
“100万现钞你见过吗?我们公司的一位个人股东,估计是个什么私募的经理,重仓股今年上半年急于套现。后来经人介绍,联系到某家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请他帮忙将该股推高,再构筑盘整平台,买入对方倒出的全部股票。”
“基金经理的回报是100万现金,结果,该股买入后股价腰斩。”记者顺着他的意思接口道。
“现在有几个基金经理在乎自己的公司,趁现在有权利当然多捞一点,明年还不知道在那里干呢!”该董秘明显脸红脖子粗了。
“基金经理的隐形收入,除了高位接盘,还有老鼠仓的升级版本。”上海某投资公司老总透露,他知道有一只私募基金,实际上是由数位基金经理出资设立。基金契约规定,如果亏损,先亏公司资金。事实上,该私募基金回报率,即使在熊市也很高,当然,盈利提成比例也是离奇得高。
“这也算是老鼠仓升级版吧!反正只要是在公募基金股票池里的股票,他们随便玩!”该投资公司老总这样认为,“现在报团取暖,效果更好啊!”
基金、上市公司“循环忽悠”
“这只股票,半个月内一定涨5块钱,当我送给大家的春节礼物。”一位基金经理在今年春节聚会上如是说。
“兄弟,抛压太大顶不住,要么一起撤吧!”一个月后,该基金经理致电记者。原来,他也被忽悠了。
一位基金研究员透露。牛市中,多只基金重仓某只股票,其实是因为好股票都被人追着买,“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我们现在成了大‘忽悠’,是实实在在抱团取暖过冬了。”
“投资总监要求我们,去已经建仓的上市公司调研,其实更多的是做关系维护,更重要的任务是告诉上市公司高管,贵公司状况有多么好。”该研究员苦笑,“面对公司高管,永远只能说公司好,还得暗示本基金会继续增持,把股价抬得更高。目的只有一个,把上市公司高管催眠,直至彻底自我欣赏。这样别家机构来调研时,说不定,董秘会很神秘地告诉别人,‘某某基金很快要推高我们股价了,大家快买!’这样既能留住老资金,又能吸引新资金。”
熊市打造“样板房”
“我们刚刚发的新基金,你可以买一点,因为市场不好,募集额不大,我们一定会全力做好。”一位基金公司老总好心提醒记者。
“就像地产商的样板房。永远是把最好的装修材料用上。”该老总解释道。老基金已经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业绩可以做“样板房”,因此打造一个新“样板房”,成为很多家基金公司理所当然的选择。
一位研究基金的研究员告诉记者,现在基金公司对待新基金,思路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由最强的投研团队和明星经理运作,例如广州某基金公司新发基金,由其投资总监具体负责,公司誓将新基金做成“样板房”。
其二,牺牲部分基金业绩,共同推高旗舰基金业绩。这种做法多见于老牌大基金公司,而且基金经理往往大胆启用新人。在众基金掩护下,新基金经理被打造成“未来之星”。
不过,一位好的基金经理,可不是那么容易炼成的。基民一不小心,可就成了菜鸟基金经理的牺牲品。 (本文来源:基金观察 作者:戴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