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竞争消失,卡特尔等联盟大行其道
德国对秩序和稳定的寻求,大约从1860年开始,发端于工业界。德国企业领导者认为,保持企业的完整性、捍卫家族利益是第一要务。于是,无论是在稳定的消费品行业还是在快速发展、变动频频的重工业,都出现了卡特尔及合作谈判。1874~1879年的短暂大萧条,则助推了这种企业间的联盟。20世纪初期,德国卡特尔的整体规模和范围都大大扩张,从1875年的4个到1905年的将近400个,再到1923年的约1500个、1925年的2500个,卡特尔几乎遍布德国工业界。
当时的德国执政当局、政治家、主流经济学家、律师等也都认为,竞争和价格战会破坏国家经济和社会秩序,卡特尔或企业联盟则为国家经济带来了秩序和稳定,是社会的一大进步。所以,德国政府、法律机构最初对卡特尔采取了一种不干涉的政策。1879年,德国政府正式批准卡特尔。1897年,德国法院宣布卡特尔合法,认为它们提升了整个社会以及社会成员的福利。
因此,1870~1930年间,企业联盟成为德国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但这期间,随着环境和制度的演进,其特点和形式也不断变化。早期的企业联盟相对松散,“类型相似的独立企业自愿达成协议,以获取市场垄断地位”,目的是保证企业经营环境的稳定性。不过,这些联盟比较脆弱,解散和重组频仍。这种松散、脆弱的协议,遭致德国工商界的大为不满。19世纪90年代末期,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法律制度对卡特尔的鼓励,更具结构化的企业联盟——辛迪加,如“莱茵-威斯特发里亚煤炭业辛迪加”开始出现,其主要目标是分销和销售。钢铁和其他行业很快开始效仿,纷纷成立辛迪加。
1893年众多钢铁企业加入“莱茵-威斯特发里亚煤炭业辛迪加”,开垂直企业联盟或康采恩之先河,成为德国工业的重要角色。它们非常正式,通常以一个或几个成员为核心,但企业成员依然保持法律上的独立性以及运营的完整性。除了控制市场和保持稳定的传统目的,康采恩也通过控制包括资金在内的重要资源,扮演金融中心的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水平和垂直企业联盟在德国蓬勃发展。然而,凡尔赛条约的签订以及魏玛共和国的成立,导致了恶性通货膨胀、极其混乱的金融状况。这促使德国工业界愈发加紧寻求稳定的机制,结果就是康采恩的空前剧增以及利润联盟协议的大量涌现。它们共谋将风险转向外部、把通货膨胀成本转嫁给零售商和消费者,以此减轻环境不确定性对自己的影响。人们的不满剧增,零售商的反应尤其激烈。他们于1921年要求国会立法管制各种卡特尔和企业联盟。当年11月,一项反对滥用经济权力的法令出台,规定卡特尔应该以书面形式订立,“如果危害公众福利”就将无效;政府还设立了卡特尔法庭。然而,这项法令的目的不是废除卡特尔组织和企业联盟,“因为长期来看,这将不利于市场自由”。到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工业界编织起了一张厚实的网络,企业通常都隶属于几个企业联盟或协议。
页次:2/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