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责意识缺位导致执行力柔而不刚、柔而无力的现象,在某些企业并不少见,奖惩制度、用人制度、薪酬制度-------在执行中变形,在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显得微乎其微,不大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实中可以找到某企业某级主管因完不成组织目标而下课的,但某主管因赏罚错了哪个人、起用错了哪个人而被黄牌拿下的案例却鲜为人知。以此看来细节决定成败没有错,一项制度扭曲变形对于企业毕竟是一个细节,然而制度的权威性、可信性丧失,管理陷于无序,“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重恶归”,千里大堤毁于蚁穴,制度成为装点企业门面的光环,执行力如同沙中堆塔。
如何强化企业执行力
制度是一个标准而并不是一张网,仅凭制度创造不出效益,一个不能生发制度文化的制度不可能衍生尽责意识,如何将强制性的制度升华到文化层面,使员工普遍认知、认可、接受以达到自觉自发自动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其行为,完成他律到自律的转化,是构建制度文化真正内涵。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构建企业制度文化:
1、“知行合一”。“知”乃“行”的前提,以利益为导向激发员工自律意识。当今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使得员工素质日益提高,其自我实现意识日趋成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其之”的传统观念难以适应而今企业管理民主化的潮流,员工关注的不仅埋头苦“干”,更为关注的是“干”的目的、利益,有所求是有所为的真正动力。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不尽同质,因此企业不能尽靠整体利益激励员工,诸如“企业利润翻几翻”,而且更多注重“对员工个体受益具体承诺”的激励。“利之所趋”是人们的一种普遍的心理,企业应使员工明白,制度是企业整体利益与员工个体利益价值、利益的形式转换,强制性制度约束隐含着可取利益,只要付出就有回报,从而激发员工群体的尽责意识。
2、文武兼具。古代兵家“先廉耻而后刑法,先起亲爱而后律其身”的治军理念对于今天企业制度文化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文而化之,“强制性”是制度自身属性所决定的但同时也表明了企业的价值取向,本身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企业通过对员工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教育、引导,通过架构尊重人、关心人、相信人的人文环境来提高广大员工尽责意识,借以强化执行的速度与力度。
胡锦涛主席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企业使员工明白违犯制度给他人企业带来的危害,营造一个“遵守制度为荣,违反制度为耻”的文化环境,利用员工内心耻感取向、荣感取向将制度的有形约束潜移默化为无形约束,从而把制度??一种行为习惯。武而律之,仅靠文化焕发员工尽责意识显然将陷入一种悖论。令之以文还必须齐之以武,一则对于职业素质较差的、以身试法的员工必须发挥制度的强制性予以惩处;二则对员工教育引导不可能天天在做,内心的约束毕竟是无形的时间久了容易淡忘,必须发挥刚性制度作用。内在的耻感约束、外在的制度约束,“他律——自律——他律”不断循环,不断加深员工对企业制度的认知度、认可度,调整接受制度的文化心态,逐渐从意识上减少贯彻执行制度的偏差,发挥制度文化对员工的约束力,使制度文化形成一种习惯性意识根植于每一位员工的头脑中,从而打造出一种独具特色的企业优势资源,最终转化为生产力。
(作者:湖北十堰东风有限汽车公司铸造二厂质量部 郭金英)
页次: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