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卡车网
在21世纪的今天,物流业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现代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环节,发展现代物流运输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冷藏、保温厢式汽车的发展带来了无眼商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货物储运的种类不断增多。有些货物在储运过程中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等条件影响而发生腐烂变质。为了始终保持易腐货物的本来品质和使用价值,在运输途中不发生腐烂变质和数量上的短缺,提高货物运输的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最佳经济运输,就必须将易腐货物置于其保鲜所需的较低温度条件下;因此,冷藏运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一般的工业产品,从出厂后经过装即、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而新鲜的水果、蔬菜、易腐食品、某些化工产品的流通费用,有时高达商品售价的70%。冷藏、保温车是货物需要保鲜或冷冻处理的厢式车,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和食品饮料的储运。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营养、色、香、味、花色品种及方便、卫生等多方面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展十分迅速。正是冷藏、保温车的这种特殊功能,要求它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其储藏运输中的保鲜和冷冻要求也十分严格。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及货物的运量和周转量快速增长,加上我国建设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作为“十五”期间的交通发展战略,公路物流运输在货物运输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无疑为厢式冷藏、保温汽车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市场潜力很大。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现有肉类食品加工厂2500多家,年产肉类食品6000万T;速冻食品加工厂2500多家,年产速冻食品超过1000万T;冷饮生产企业1500多家,年产量1000多万t;除此以外,每年还有5000万t的水产品。这些超过亿万t的食品都需要通过冷藏运输。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目前世界各国农牧业每年生产的各种食品达30多亿t,其中肉、鱼、蛋、奶、水果和蔬菜等易腐食品有10多亿t。这些食品中约有20%因运输不当而腐烂变质。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易腐食品的消费水平还并不高,但由于保鲜技术落后,而且冷藏运输率偏低,致使每年有近100万t的水果腐烂变质或贬值处理,捕捞的鱼类每年也有40万t左右烂掉。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易腐食品的损耗和浪费每年高达上百亿元。另外我国每年约有20~25%的果品和30%的蔬菜在中转运输和存放中腐烂损坏,损坏总量每年高达上亿吨,价值750亿元。这一惊人的浪费表明,冷藏运输在我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农牧业生产大国,肉类、水产品和鸡蛋等产品的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25.13%、17.98%和42.85%。目前,我国肉类食品年产量约5600万t,速冻食品850万t,乳品800万t,还有每年4000多万t的水产品以及大量的蔬菜都需要冷藏运输。在发达国家,上述产品的冷藏运输率已超过50%,其中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超过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据预计,2001~2010年,我国易腐食品的年运量将从1900万吨增长到7500万吨,目前我国年产家禽肉类产品3000万吨,禽蛋近2000万吨,奶类、奶制品约6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蔬菜近3.5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易腐食品均需冷藏运输。
方便灵活的冷藏汽车在我国冷藏运输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资料显示,2001~2005年,我国公路冷藏运输的年运量将从1258万吨将增加到1767万吨,年均增长7%,公路冷藏运输的运量占冷藏货物运输总量也将从25%增加到30%。与此同时,我国冷藏汽车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增长,中型车将有很大部分被轻、微型和重型车所取代,液氮、二氧化碳、蓄冷板等新型制冷方式的新能源冷藏车会越来越受欢迎。
报载美国的冷藏、保温车拥有量已达到18万辆,日本为15万辆,德、法等国也都在5万辆左右,而我国只有2.5万余辆。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易腐货物采用冷藏运输的比例已达到83~90%,而我国仅约为18%。发达国家公路冷藏货物运输比例已达到65~85%,而我国仅为25%,比一些的发展中国家还要低。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十五”规划的实施,今后我国冷藏、保温物品通过公路运输的比例将会有较快的增长,其中冷藏车与保温车的运输比例将达到约1:1。有资料显示,我国易腐货物的冷藏运输率仅为15~20%,而发达国家为80~90%,这与我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是极不相称的。美国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为16万辆,日本为12万辆,我国与它们相比数量差距很大。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农业产品结构的变化,农产品将由生产粮食作物向发展农副产品过渡,冷藏、保温车的用途越来越广泛,这对冷藏、保温车的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冷藏、保温厢式车通过引进技术或引进专用装置,已接近或部分达到国外先进水平,而且价格上具有与国外产品竞争的能力,因此有较稳定的国内市场。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冷藏保温运输业所承运的易腐食品主要局限在以下方面:外贸系统出口的肉类和少量家禽、水产等冷冻食品;商业部门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配给的冷冻肉类、家禽和水产品,此类食品运输季节性强,且是分配性运输;少数食品加工企业需要的蛋、奶类制品;农牧渔业需要的动、植物种苗;医药卫生系统需要的疫苗、血浆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冷藏运输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冷藏保温车的使用领域不断拓展,用户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冷藏保温车管理从系统部门逐步转变为企业;二是冷藏运输的易腐货物由过去基本以冷冻食品(冷冻肉类、水产品)为主发展到以新鲜肉类、水果、蔬菜占较大比例,还有乳制品、冷饮、糕点、巧克力、保健食品等;三是随着我国城市商业的发展,除了肉类加工厂、冷库外,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副食商场、牛奶公司、食品加工厂等也成了冷藏保温车的主要用户。随着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企购置冷藏保温车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为冷藏保温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增长迅速,公路货运量稳中有升。我国公路通车里程:1990年为102.83万km,1 995年115.70万km,2000年超过140万km,2003年181万km,“十五”期末计划达到195万km。公路货运量:1995年94亿t,1998年117.2亿t,2000年103亿t,2003年达到114亿t。
在公路货运量不断增加的同时,需要运送的货物种类也在增多,而且各类货物的性质和物理状况干差万别,其中冷藏保温运输货物占有较大比例。公路冷藏运输的运量占冷藏运输总运量的35%左右。一般情况下,长途运输以重中型车、半挂车为主,中距离运输以中轻型车为主,短途运输以微型车为主。交通部颁布的((2001—2010年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快速货运、集装箱运输,促进化学危险货物、大型物件、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逐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这为冷藏车公路运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早在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交通运输政策要点》即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冷藏运输,以适应全国人民对易腐食品消费量增长的需要。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有史以来较为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食品深加工量和需要冷藏、冷冻运输的产品品种、数量和要求均在不断提高,为我国冷藏运输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我国的冷藏、保温汽车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冷藏、保温汽车在我国才开始发展起来,保温车的车厢内衬保温材料冷藏车,则在隔热结构车厢基础上加装专用制冷装置而成。近几年来发展得很快。全国冷藏车、保温车厂家已增加到近80家,全国冷藏、保温车的保有量超过了3万辆。在众多的冷藏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中,部分领先企业的年产量已达到了很高的市场集中度。如济南考格尔、河南冰熊、河南红宇、镇江冷藏车等企业的总产销量在全国总产销量中的比例超过了一半。我国的冷藏、保温车生产企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但真正有市场的、技术水平可以与国际保持平衡的厂家较少。位居前列的几家企业如济南考格尔、河南冰熊、河南红字、北京天云等差不多占居了国内50%左右的市场份额。北京天云的冷藏车,采用了美国开利冷冻机组和德国的专业玻璃钢厢体板片,具有性能可靠、外形美观等优点。该车采用NKR55EL,AY-R底盘,载质量1340kg。河南红宇冷藏车,一是厢体容积l0m3,采用东风“小霸王”底盘(EQ1032T)配置了K-290冷冻机组,车厢两侧加装了防护裙,具有装饰和防护作用;二是双仓双温冷藏车,采用春兰汽车底盘(NCLll50DAPL2),发动机为YC6108ZQB,配置了TNW7E冷冻机组,厢体容积37.5m3,承载质量74t。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