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笑到最后
至少目前,家乐福仍然在国内保持着一定的领先地位。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对全国100家商场的调查统计显示,受SARS影响,五一期间销售额普遍比去年同期下降35.66%。而值得关注的是家乐福中国市场在第二季度的非典爆发时期还获得了2.7%的增长,并且于6月份新建3家门店。
2002年家乐福年报显示,中国业务的息税前收益率4.3%,达到了4400万欧元(开业成本+总部成本计算后)。家乐福(中国)副总裁陈耀东曾在私下称,仅仅家乐福上海公司的销售利润就已经高过了中国连锁超市百强之一——上海联华超市公司全部的利润。
但现在,家乐福已经到了反思其战略的时候。进场费模式在家乐福收入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据称占到了整体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也是家乐福控制供应商最主要的手段,但是这在全球零售业中已经被证明更适合新兴市场而不适应发达国家,有资料显示,家乐福1998年进入美国后,曾经失败退出,原因是成熟市场里面,生产商可以直接和零售商接触,家乐福试图向厂家收费,但显然未能如愿。
虽然国内很多厂家仍然要通过供应商来供货,“但强势品牌正在形成,比如家电产业的厂商”,陈峰说,“日后这些品牌完全成熟后,完全可以直接和家乐福谈判,抛弃进场费的模式”。比如空调厂商春兰就曾经对家乐福低价倾销其产品进行罚款。
让家乐福领先对手的最重要的扩张优势很有可能在新法规颁布后荡然无存,而后劲能力的不足,也极容易在其暂时停歇后成为被竞争对手超过的因素之一。现在国内崛起的对手和新兴的跨国公司已经越来越威胁到家乐福领先的地位,而且“这些国内的超市在很多管理上已经逼近家乐福”,陈峰说。他刚刚完成了一份超市缺货管理的报告,其中联华的缺货率已经控制在10%以下,家乐福在全球的缺货率则在6%-8%之间。从长远来看,没有那个大国的零售业是被外国公司把持的,这正是联华超市董事长王宗南的观点。
“沃尔玛比较守规矩,稳扎稳打,要取得政府的好感,会厚集薄发;家乐福的优势是对商品的选择,对店面的营造在中国都有发挥,刚进来时中国人都没有见过这种新鲜玩意。但是当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店一样多,消费者也不再眼花缭乱的时候,那个时候沃尔玛的优势才会慢慢体现出来。现在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那位供应商的销售经理直言。
页次: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