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流外包为抓手促进制造企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
2012-7-4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我公司为了做好制造业的物流联动、物流外包,对宝鸡的物流状况做了一定的调研,我们认为宝鸡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完善,已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宝鸡市的制造业多为重工业,多数是大型国有企业或其下属企业,年产量大,物流需求大,所以公司积极参与装备制造业物流、食品加工物流的外包。我公司在和制造业联动方面、在制造业物流外包方面主要有两大类: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加工业。在装备业物流外包方面主要承接汽车、机床、石油装备(石油钻机、石油钢管)、铁路装备、钛及钛合金、金属冶炼加工、机械设备、建材等物资为主;在食品加工物流以白酒、卷烟、乳品、方便食品、果汁饮品为主。
公司参与和这些制造企进行物流业务联动主要采取以下的方式:1、每年年初积极参与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招标会,以公司的商誉、实力,凭借合理的价格、全面的服务参与竞标。2、积极上门深入一些制造企业里,推荐洽谈物流外包业务,使这些企业把自己的物流外包给公司。3、和政府部门积极联系,定期参加政府组织的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的业务交流对接,从而寻找合作伙伴,建立业务往来。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动现在公司已成为宝鸡大中型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首选合作单位,及毗邻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代表型企业。
我 们在实践中深刻的认识到,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就需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携手共创新型物流运作模式,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物流战略联盟模式、物流托管模式、合资模式、物流外包模式、物流交易所模式,我公司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情况主要采取物流外包模式去操作。
良好的物流外包合作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物流作业一体化的程度决定着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和需求商的满意度。需求商如要成功实施外包,并与供应商建立良好、互利、长期的外包合作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正确理解物流外包
虽然"外包"目前是一个流行的词语,但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应该采用外包,企业应深入分析内部物流状况,并探讨物流是否是企业的核心能力,物流是否能为企业带来外部战略经济利益,外包是实现企业战略的一种方式,企业应确定在行业中是否存在有能力和可供选择的供应商,否则,实施外包不仅不能成功,反而外包了一系列问题。企业只有在拥有了合适的合作伙伴,企业内部管理层也认识到外包的重要性而且清楚针对外包应作的准备工作,才能决定是否实施外包。
2、严格筛选物流供应商
在选择供应商时,首先要改变现有的观点,即仅着眼于企业内部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而置供应商的利益于不顾,需求商应以长远的战略思想来对待外包,通过外包既实现需求商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供应商持续稳定的发展,达到供需双方双赢的局面。供应商的承诺和报价,需求商务必认真分析衡量。报价应根据供应商自身的成本确定,而非依据市场价格,报价不仅仅是一个总数,应包括各项作业的成本明细。对于外包的承诺尤其是涉及政府政策或供应商战略方面的项目,必须来自供应商企业最高管理者,避免在合约履行过程中出现对相关条款理解不一致的现象。
3、明确列举服务要求
许多外包合作关系不能正常维持的主要原因是服务要求模糊。由于服务要求没有量化或不明确,导致供需双方理解出现偏差,供应商常常认为需求商要求过高,需求商认为供应商未认真履行合约条款。
4、合理选择签约方式
从而有效协调沟通,确保与供应商签定的合约满足各方的需求,实现各自目标。合约不可能对环境变化做出全面准确的预测,签订前后的各种情况会有所不同,诸如行业政策、市场环境、供应商内部发展状况等等。
5、共同编制操作指引
需求商不能认为外包作业是供应商单方面的工作,与供应商一起制定作业流程、确定信息渠道、编制操作指引,供双方参考使用,操作指引能够使双方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相互步调一致,也为检验对方作业是否符合要求提供了标准和依据。
6、提前解决潜在问题
建立外包合作关系后,认真细致地考虑未来发生的变化及潜在的问题,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要提出解决方案。
7、积极理顺沟通渠道
导致外包合作关系失败的首要原因是计划错误,其次是沟通不畅,沟通的重要性仅次于计划,供需双方在日常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多与沟通不畅有关。建立正确的沟通机制,双方应就矛盾产生的根源达成一种共识,即矛盾和冲突是业务本身产生的,而非工作人员主观原因导致,当问题出现时,双方应理性对待,不要过于冲动,给对方考虑和回复的时间。同时在履行合约的过程中,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相互沟通了解。
8、明确制定评估标准
一般情况下,对供应商服务水平的评估是基于合约条款,当建立合作关系后,依据既定合约,充分沟通协商、详细列举绩效考核标准,并对此达成一致。绩效评估和衡量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不断更新以适应企业总体战略的需要,促进战略的逐步实施和创造竞争优势。实施外包变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而又曲折的过程,合约的签订只是外包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对完成的活动进行考核,甚至包括外包决策,使每个步骤都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从而确保变革的有效性,企业不断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的目的是促使供应商的核心能力得到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外包决策是基于实现资本有效利用的长远目标而考虑的,企业管理者应时时关注、考核自身的核心能力,同时找出问题,加以改进。
9、适时采用激励方法
绩效考核标准应立足实际,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但是标准应该包含影响企业发展的所有重要因素,管理者应充分应用一切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达到激励的目的。
10、持续巩固合作关系
外包意味着双方利益是捆绑在一起的,而非独立的,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使双方受益,任何一方的不良表现都将使双方受损。供需双方自我真诚的评估和定位、行为道德、相互信任和忠诚以及履行承诺是建立良好的外包合作关系的关键因素。
我们通过实践操作认为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造业物流外包比例相对较低,开放程度有待提高;物流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联动发展的环境尚需改善,物流市场竞争秩序、信用机制尚待健全、物流服务标准化体系尚待完善。
四、案例创新点
通过实施物流外包可更好的实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物流业优化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通过两业的联动发展也可深化物流外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物流业的总体市场份额,给物流业提供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不仅有利于物流业改善服务水平和提高运作效率,还有利于物流业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创新,实现与制造业的共赢。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联动,既是思想观念的联动,组织结构的联动,运作方式的联动;同时也是经济效益的联动,人才交流的联动,从而更好的推动物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页次: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
[发表/查看评论] |
 |
热门相关搜索词 |
|
|
|
|
|
图说冷链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