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栽培是培养基料、菇棚、水分、菌种等物质因素配合温度、氧气、光照等可调控管理因素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只有根据食用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其不同生长阶段,严格调控各种环境因素,才能充分发挥大棚在食用菌生产上的优势效应,从而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
根据现有食用菌品种的生产及其模式,目前一般有圆顶大拱棚、斜面棚、仿冬暖式大棚、冬暖大棚等,除大拱棚外,其它几种形式又有半地下及地平面两种,半地下棚也因下挖深度的不一而不同。受建造成本、栽培方式、栽培品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各地以斜面棚和仿冬暖式两种为主。
菇棚的基本结构
1.大拱棚 无墙体,全支架,全覆塑膜及草苫。一般面积为200平方米左右,竹木结构约需1000元左右,全部材料可用2--3年,折旧成本只要数百元。考虑温度的下降,也可建半墙式,即四周墙体高为50厘米左右;使大棚为东西向,不须设通风孔,只留一出口,必要时掀膜通风即可。
2.斜面棚 东西向,四面土墙,上架竹竿类,覆膜即成。半地下结构时将挖出的土直接码垛至北沿,即成一自然斜坡;地平面建棚需打土墙,南高约80厘米左右,东西两山墙亦用土墙,其中一头留进出口,棚顶覆草苫、秸秆类遮荫保温,根据生产季节及栽培品种灵活掌握。该斜面棚一般面积在200方米左右,修建成本约2000元左右。
3.仿冬暖式大棚 东西向建造三面或四面土墙,墙体厚0.5--1米不等,棚中设1--2排立柱,将架杆缚牢且使棚面略成拱形,以更好地接受阳光。该棚内空间较大,一般南边高约1.5米左右。进入操作时基本不受限制,北边高2米以上;由于空间宽大,保温性、通气性较好,但建造成本亦高,一般200平方米大棚约投资4000元左右。
4.冬暖式大棚 该棚同蔬菜大棚(日光棚室),严冬季节最低棚温可保持在10℃以上,对于中温型食用菌的出菇十分有利,尤其适宜进行高档珍稀菇类的生产,是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投资较高,一般需6000元左右,目前生产上采用较少。
棚温的调控
大棚内的温度有着季节性周期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a.随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b.随太阳的不同高度而变化;c.昼高夜低。因此,日常管理应根据季节及每天的不同时间段予以具体实施。
棚温的季节性变化。首先应通过调整棚顶覆盖物的厚度予以调控:如进入低温季节后,加厚覆盖物,随着气温的继续下降,可采用二膜夹一苫、双膜双苫等措施,气温低于-13℃时,除中午时分卷草苫透进阳光外,可临时采取火炉升温的方法。
棚温的日变化,以尽量缩小温差、保持基本均衡为原则,根据季节和品种实施不同的调控措施。高温季节应根据每天的天气、气温状况进行管理:如逢阴雨天,则可打开通气孔,降温的同时又利于增湿;但在晴好天气,白天则需堵塞通气孔,可采取往棚顶草苫上喷水迫其降温的办法;夜间气温下降时再打开通气孔,如能配合强制通风措施则效果更好。低温季节应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以升温、保温为重点实施调控:一般于晴好天气时,上午9时后卷起草苫,透进光热,此时棚内一片漫雾,湿度处于饱和状态,此后每小时升温约1℃--3℃,至11时后,雾气基本散尽,只有地面20厘米处尚有一层薄雾,至14时,棚温达到日温高峰,继续上升的可能性已不大,此时应根据大棚与阳光间的角度、位置及外界风向、风力等情况,随时准备放下草苫,进入保温时段。
棚内湿度的调控
大棚内的湿度,一般通过3条途径来调控:首先,每日的喷水,除对空中、地面、菌墙(畦、架)喷水外,对四周墙体的喷水也很重要;其次,保持地面的高含水率,是保持棚湿的重要途径;第三,在棚内周边或菌墙边缘挖设储水沟等,对保持和稳定棚湿也有着重要作用。此外,棚外周边及棚顶的植物,除对棚温有着积极的作用外,对增加和保持棚湿的作用不可低估。一般食用菌栽培均应保持棚湿80%--95%,适宜湿度为90%--95%,低于80%会使子实体生长受阻,达到100%则通风不良,且易招致某些杂菌等。
空气的调控
一般食用菌允许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0.05%左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最高不允许超过0.1%;一般0.05%左右浓度时,人进入大棚后,“菌味”很淡,绝无闷气的感觉。通常用的调控措施为:夏季晚上通风换气,或强制通风;前述的棚顶长蔓植物可有效地给棚内增氧。冬季时,根据气温变化,一般可于中午时分打开通气孔,但前提是不使棚内温差过大;在外界气温5℃以上时,将棚南下方塑膜掀开10厘米左右,通气效果十分明显。
光照的调控
根据季节和栽培品种的不同,一般应调控棚内光照度在500--1000勒克斯,个别因强光而使产品质量下降的品种,可适当降低至200--300勒克斯。调控的措施主要有:打开通气孔及进出口;将棚顶北沿草苫掀开20--40厘米;棚南边缘草苫卷起40厘米或使用较薄的草苫等。在加厚覆盖物、无法打开通气孔时,应予开灯照明,入棚操作、观察时开灯,可基本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无须“常明灯”浪费电能。(秦瑞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