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飞舞的清晨:前几天在水果店看到最便宜的是十九块一斤。有时候真的很烦看到这类微博。果农菜农永远是超低价卖不出去,但市场上永远是贵的要死的价格。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么多年了,就没点应对办法?媒体的价值不只在于成天喊救救果农菜农吧。
非循环人生:出现这样的事,政府能帮果农做点什么吗?政府不能想办法了?政府能有点作为?农民一年才得到一次这样的机会卖自己的产品,现在要烂到地里,能不哭吗?
doremiolo:想吃的人买不起;想卖的农户贱卖还没人买,为什么?不反思这个,天天发帮帮这个帮帮那个的,真是臭不要脸。这都多少年了,郎咸平早就说过运到城市的菜价1毛的话,进批发市场进超市就变成了2块。你们不反思谁去反思?
不是批发商,只是普通消费者要怎么才能买呢?貌似每年都有不同地区的水果或者农产品卖不出去。政府组织开个网店,把全国各地丰收但是卖不出去的农产品、水果都在这个网店卖,这样普通的消费者都能买了。总是这样在微博上宣传,大家都在说好想买,但是没有途径。感觉起不到什么明显的作用。
饼饼_小P:做个日报水果站帮他们卖啊。不然我这样的看过也就算了,想吃还不是去门口水果店。你们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老是这样的新闻,不是果农哭就是菜农哭。
_rainy_doll:天天发这种救救果农帮帮果农,我们怎么救?打电话说给我来十斤?你先弄个平台不比什么都好办。
司马晗彧:建议人民日报评论员把这些个事件往深层次挖,往根源上找,只有解决了根本才能解决类似的问题。
努力中的Nigel:每天帮忙卖水果,你可知道我们屌丝一周吃一次水果都要想好久才买,为什么水果烂在地里的事情每年都会发生,究竟问题在哪里有想一想吗?
幸福的小卷卷:吃荔枝的季节说棒棒荔枝果农,几毛钱没人买;吃樱桃的时候说棒棒樱桃果农,几毛钱没人买;冬天说香蕉几毛钱没人买,你们是人民日报,能不能实际考察一下再发表言论!贵的离谱当然没人买!
解答:为什么荔枝这么贵?
徐郁琴:我们买的水果为什么这么贵,而这些水果却没有销路,这是怎么回事啊?
十月八上班:荔枝荔枝!中间的”利”支哪去了?减少差价增大消售才多消费。
周志宏Glee:现在荔枝真的不便宜,深圳也是个盛产荔枝的地方,照理说运输费是没多少了,但市场上就没有低过7元的。价差都去哪了呢?
语默青衣:荔枝离开树干,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味变,四五日后色、香、味都已没有存,所以名离枝。在其他地区之所以那么贵主要一个原因是很难保鲜,在广西一些产荔枝地方的确是几毛钱一斤。
GT刘:首先那个荔枝是什么品种?第二荔枝成熟的时候只有几天的时间,如果不摘的话就是自然掉落荔枝…这是正常情况!外面都是5元起…收购价都是在1.5左右…里面要加冰,泡沫箱子,运费,人工成本,损耗都是费用。一斤品种好的荔枝其实正常价位是在10元。
滞销根本原因何在?
网友“米國大兵愛尤里”问:到底是什么人控制着苹果、荔枝、樱桃各种果蔬等农产品的价格?应该还是供不应求的关系,缘何卖不出去?
三农问题专家李昌平回答:水果在供求平衡后,增产1%价格下降3-4%。解决增长不增生的最好办法是农民组织化(控制生产量或取得定价权),其次是政府出资销毁增产部分。媒体呼吁有害无益。滞销的其他因素和往年一样,新增的因素是增产了。就是收费站不收费了,价格照样起不来的。政府在农产品流通环节没有税费收入。
解决办法有哪些?
OwenMen:超市4.9买的, 这说明物流渠道出问题了,微博喊话有啥用?把收费站撤了、把路政回归道路维护功能而不是罚款收费,这些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蘇打綠十週年:有基本常识都知道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去年荔枝贵,果农一看有利可图就增种果树增加产量,产量一多价格自然下降,结果今年亏了,可能明年种荔枝的人就少了,产量一少价格自然又上去了。今年荔枝便宜我帮了他,如果明年荔枝贵的时候他会贱卖给我吗?果农需要的是对风险的预判,不是我们的救急。
一边是农民们守着水果蔬菜面临低价滞销的尴尬,而另一边,城市中的民众却抱怨着自己身边的菜市场果蔬价格太贵,这种农产品滞销怪圈在近几年可谓年年出现,却年年难解。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此前面向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解答:农产品滞销的背后,潜藏着农资价格上升造成的种地成本上涨,运输、卫生、摊位管理等销售环节有较多收费项目,菜农的负担在逐渐加重。此外,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过多,果蔬从乡间地头到城市菜市场已是层层加价,一方面挤压了农户利益,另一方面,城里百姓也吃不上价廉果蔬。
面对这些问题,在国家简政放权,重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大背景下,发端于市场的问题,要靠市场手段解决,政府部门需冷静思考自身为市场、为社会服务的方式方法。
张占斌说,农产品滞销有市场供求关系失衡的问题,政府与其绞尽脑汁推销积压农产品,不如通过搭建供销信息平台、走访农户给予产销信息预警,引导农户和市场对接。此外,可通过税收、保险等政策,以及减少产销中间环节,在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上保证种植户利益。
小编知道,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供大与求、流通储存不畅导致的好东西运不出来一直是制约着农产品生产的两大问题,但上至政府下至老百姓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寄希望于吆喝团队,然而这是治标不治本。一亩田一直在谋求解决办法,让产销地市场信息通过技术手段流通起来,假以时日,大家就将见到成效,不敢说“药到病除”,起码能解决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