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肉是指畜禽屠宰后胴体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使胴体温度在24小时内降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的肉品。由于冷鲜肉经营突破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原有的管理方式显得相对滞后,所以,面对新的形势,探索新的监管模式尤为重要。
1冷鲜肉经营特点
1.1产品分割精细,品种繁多
冷鲜肉可根据人们的需要分割成不同的品种,种类达到几十种。
1.2长途调运,经营地域范围扩大
冷鲜肉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可以长距离调运,销售突破本地的局限。
1.3经营网点多且多为规模经营
冷鲜肉一般为规模经营,城市的经营网点一般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
2冷鲜肉经营存在的问题
2.1检疫证明和检疫标识不全
冷鲜肉多是从外阜成车调运,一辆车一张检疫证明,也就存在部分经营网点没有检疫证明或持检疫证明复印件代替的情况。部分小包装冷鲜肉没有检疫标识,不能证明其经过检疫。
2.2部分冷鲜肉专卖店(连锁店)肉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部分冷鲜肉专卖店(超市)未建立采购动物产品检疫情况登记制度,进销情况不明,肉品检疫质量仍然存在安
全隐患。
冷鲜肉一般是分割肉,在店内冷柜存放,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就有不法商户非法购进未经检疫的私屠滥宰
肉、病害肉,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利益。
2.3其他不安全因素
①生猪饲喂违禁添加剂导致冷鲜肉质量没有保证,目前常见的有“瘦肉精”、“蛋白精”等;
②动物产品中存在兽药残留,明令禁止的兽药主要有磺胺类、硝基呋唑类、喹啉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
③以酒店泔水和城市垃圾为主要食物喂养成的酒精猪和垃圾猪。
3加强冷鲜肉质量监管的措施
3.1加强《动物防疫法》的宣传,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
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媒体宣传、开展监督检查、纠正违法行为等形式广泛宣传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从而使经营者
知法守法。
3.2建立采购肉品检疫登记管理制度
建立采购动物产品检疫情况登记管理制度,确保肉品来源清楚、质量放心。
3.3实施外阜肉品入市换证制度
对于从外阜入市的冷鲜肉一律要求到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个专卖店(连锁
店)的需要出具有效的检疫证明。
3.4实施不良经营行为登记制度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冷鲜肉专卖店(连锁店)的经营情况登记造册,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监督检查及
处理情况建立档案。年违法次数超过3次或连续2次检查均有违法行为且拒不改正的,视为不良经营者。年终对有
严重不良经营行为的单位予以曝光,对长期守法经营的单位颁发“放心肉经营单位”标牌。此制度的实行可有效鼓励冷鲜肉经营单位依法经营,建立信誉观念。
3.5强化对冷鲜肉专卖店(超市)的检疫监督由于冷鲜肉多是深夜从外地运输而来,而后分送到各个专卖店,且多是分割肉,不法商户非常容易购进未经检疫的私屠滥宰肉、病害肉,以次充好。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对动物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多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严厉打击屠宰、加工、出售病害动物、动物产品行为。特别应当加强病害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加强对冷鲜肉专卖店(超市)的监督管理,严格检查检疫证明和肉品的检疫情况,不给违法者以可乘之机,同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理,保证市民吃上放心的冷鲜肉品。
3.6从源头避免影响冷鲜肉质量的不安全因素一是加强对兽药生产企业销售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禁添加剂、兽药、激素等的生产和销售,从源头上根治违禁添加剂和兽药使用。二是加强对动物养殖企业使用违禁添加剂、兽药、激素等行为的监管,发现违法使用者,采取强制措施予以处理。三是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大力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对防疫意识强,重视饲料管理,遵纪守法,能够按规定合理使用添加剂和兽药的养殖企业,政府应大力扶持。四是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进入市场的冷鲜肉要经过“瘦肉精”、“三聚氰胺”检测、药物残留检测,只有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市场。
编辑:Lu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