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员登陆  注册

个人会员登陆   注册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中国冷链物流网
专题频道 展会频道 冷库频道 制冷频道 农产品频道 水产频道 食品频道 行业知识 物流学院 二手知识 物流工具
行业动态 市场行情 物流新闻 物流财经 冷链产业 行业新闻 政策法规 特色专题 物 联 网 能源频道 环保频道
物流职场   物流培训 职场资讯 创业经历 职场指南 职场健康 职业生涯   商务服务 自助建站 招商加盟 网络营销
今天是:
首 页
资讯中心 冷链供求 冷链产品 冷链企业 交易市场 招聘求职 自助建站 我的论坛 我的博客
 
热门关键字: 运输 仓储 RFID 冷库 保鲜 冷藏 制冷 冰柜 托盘 叉车 冷藏车 空调 温控..
冷链产业 >>产业分类 >> 速冻食品 >>正文
什么是冷冻食品及发展前景
2012-6-15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3  影响冷冻食品生产建设的因素
3.1  运输业   
中国冷藏保温汽车的拥有量,从1980年约3500辆,到2000年已达到约30000辆。目前,中国冷藏保温汽车生产的品种已达到100种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中国冷藏保温汽车行业厂点过多、投资分散、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存在着“散、乱、差”现象; 二是中国冷藏保温汽车数量少,目前,中国保温汽车仅约有3万辆,而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有10万辆;三是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2%~3%。中国冷藏运输率(即易腐货物采用冷藏运输所占的比例)约10%~20%,欧、美、日等国均达到80%~90%。中国冷藏运输所占的比率(即易腐货物采用冷藏保温汽车的运量与采用铁路冷藏运输的运量之比)约为20%,欧洲各国为60%~80%;四是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品种和技术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如K值( K值:微生物耐热性的一种特征,随微生物的种类和灭菌温度变化而变化,相同温度下,k越小,微生物越耐热。)指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品种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如日本在70年代已有350多种,特别是车厢结构,车厢门的形式很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中国一些引进技术和设备的企业,产品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设计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仍有差距。

3.2  冷冻食品生产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循
 就目前的现状,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业系统、轻工系统、外贸系统、水产系统都在各自为政生产冻食品,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可遵循,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以致冷冻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全国多数冷冻食品生产企业采用原有冷库、冰柜等生产冷冻食品,没有连续化的快速冻结设备,也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和卫生规范,以致造成缓慢冻结产充斥市场,降低了冷冻食品的质量,损害了冷冻食品的声誉。
 
3.3  国产速冻设备质量不高    
国内速冻机生产虽有一定基础,但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着体积庞大、笨重、低温性能差、能耗高等问题。一些速冻机件生产厂生产的传送件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主要是外形粗糙、精度较差、使用性能不稳定。一条周长超过10米的不锈钢带,由于积累误差,在低温环境下,金属钢带易产生链带跳挤带、断带,造成用户停产损失。螺旋式带长一般100米以上,国产带质量不稳定,容易发生挤带与脱节。
当前冷冻食品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目前国大约有1000多家冷冻食品生产企业,“量稳定在千吨以上的为数不多”,比较多的是百吨左右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冷冻食品实际上只是肉联厂、罐头厂、冷饮厂等工厂的一个分厂或一个车间,这一的企业规模效益都很差。
目前有进、出口权的冷冻食品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还可以。但应当看到,国际市场变幻莫测,竞争非常激烈。国外企业对中国的市场特别感兴趣。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将面临全方位的开放,从原来单方面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双向开放,不再存在目前现有的政府保护措施;国内的优惠政策等因素,外国企业将全面挑战中国企业,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只能将全面与国际接轨。

4结束语
世界冷冻食品市场的空间广阔,中国冷冻食品的潜力亟待开发。首先,食品企业要高度重视冷冻食品的发展。中国食品企业不仅要利用现有的条件,而且要加速技术改造,走技术创新之路,在冷冻食品的生产上有所创新,使冷冻食品的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其次,要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资源。中国是世界上食品种类最多的国家,不仅有许多闻名海内外的传统名菜,而且有众多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如果我们对它们加以改造,制成冷冻食品,特别是微波炉专用的冷冻食品,在国内国际市场都将具有广阔的前景。再次,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冷藏链,为中国速冻食品的发展提供“硬件”保障。长期以来,中国冷冻食品业不能得到发展的根本原因不能说和冷藏链的不完善没有关系。尽管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冰箱、冷藏柜已进入80%的城市家庭,家用微波炉、自动油炸锅等设备也日益普及,但流通领域的冷藏尚不能完全满足冷冻食品的流通要求,造成从生产到消费冷藏链的“断节”。因此,完善流通领域冷藏条件已成为中国速冻食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冷冻食品在国内是发展速度较快的食品之一,中国冷冻食品从生产厂至商店及家庭冷冻链已经形成,所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卫生、营养、保鲜方便性等方面的追求,以及速冻食品在国际贸易份额不断增大,冷冻食品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参  考  文  献
1 冯志哲.食品冷藏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 林志民.20世纪世界冷冻食品发展回顾与21世纪冷冻食品发展技术展望[J].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2005
3 (美)C.P.Mallett .冷冻食品加工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
4 徐广涛.我国冷冻食品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 1991
5卓丹凤,陈隆标.浅谈冷冻食品的发展概况[J].福州市粮食局,1999
6 刘北林.品保鲜技术[M].中国物资出版,2004
7 黄根法.冷藏食品的质量及其影响[M.公安边防船艇学校,2005
8 郑永华.食品贮藏保鲜[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1
9 刘北林.食品保鲜与冷藏链[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 谢晶.食品冷冻与冷藏原理与技术[M].化工业出版社,2005
11 马利特,张慜译.冷冻食品加工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2 于学军,张国志。冷冻、冷藏食品的贮藏与运输[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3 黄圣明.国内外冷冻食品生产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1997
14 吕峰,林勇毅.我国食品冷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
15 Jim Stanton.冷冻食品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

 

 

 


页次: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发表/查看评论]
分享到: 更多
 想阅览更多相关资讯吗?  我要搜索:
  精选图文 更多
       
“奶粉疑致婴儿性早熟”众说纷纭 公众 药品出厂价仅15.5元被医院卖213元 开药 浅析农产品现代物流市场前景 简述冰淇淋起源,品牌,制作? 连锁餐饮物流的需求、成本与优化
 返回中国冷链物流网首页
  返回资讯频道首页
 
最新资讯    更多  
服务信息    更多  
视觉聚焦    更多  
危险品运输车翻车 12吨炸药紧急转移 迁安市交通运输局四项措施提高危险品运输安全
江苏一化工厂有毒气体泄漏 56名工人入院(图) 湄洲湾南岸三年成功靠泊150艘大型危险品船舶
危化品瓷罐爆裂 “溴素”泄漏灼伤一人 中德签署化学集群合作协议
热点博客     
社区论坛     


版权所有:中国冷链物流网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声明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特别说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资料,未经本站书面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办单位:易通企业 广告投放热线:15818190981 广告发布咨询:020-66623956
Copyright 2011 易通企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