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一车冷冻带鱼的运输成本如果是一吨800元的话,鲜活的带鱼一吨的成本可能就需要两三千元,至少是冻品的一倍以上。
知名水产营销策划人何足奇也表示,由于水产品的自身特点,新鲜水产品的保鲜和长途运输存在较多问题,而冷冻水产品弥补了这一缺点,使水产品特别是海洋水产品能够跨越地域限制,进行全国乃至全球流通。
而且通过冷冻的形式,水产品还可以实现反季节销售。以海洋水产品为例,在带鱼渔汛到来的时候,带鱼大量上市,势必拉低价格,对渔民和生产企业也是不利因素。如果利用冷冻的方式加以保存,调节产品的上市时间,反季节销售,利润也有很大提高。这样的反季销售在海洋和淡水养殖的水产品同样存在。
安全、营养、方便有保障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觉得鲜活水产品更营养,也更安全,但在高杰看来情况并非如此,。
“有人觉得吃鱼现吃现杀肯定营养,其实这也不完全对。”高杰表示,正像现在冷鲜猪肉越来越受认可一样,生猪在宰杀之后需要经过排酸等一系列处理,这样口感才更好,同样水产品也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比如让鱼体内的氨基酸进行一定的发酵等。
何足奇也表示,活体水产品大多不能长距离运输,而且运输过程中,水产品体内容易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营养成分下降。
作为一家专门从事冷冻水产品销售的公司,武汉良中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向宏对冷冻水产品的安全性也很有信心。“现在从食品安全来看,活的鱼并不比冻品安全。”周向宏说,冻品是经过加工厂生产检测的,各方面的安全性更高,而且可以追溯,买了活鱼,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根本追究不了责任。
杜小马告诉记者,他们的虾如今也越来越多地在做深加工处理,比如加工成虾仁儿或将虾熟制以后再冷冻。这样加工之后的产品食用也更方便,比如那种熟制之后的冷冻虾,消费者只要回去简单一加热就可以吃了,但是活虾可能要麻烦很多。
林绍金也向记者表示,冷冻水产品都会进行一定的预处理,最简单的比如从码头运回来之后,先要进行清洗,要去内脏,有的要去头去尾,然后还要进行冷冻和包装等。这样消费者在食用的时候更方便,省去了很多麻烦。即使对于餐饮酒店客户,也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选择这样的产品,因为帮他们省了不少事儿。
冷链发展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冷链运输系统的日渐完善,也为水产品冻品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何足奇表示,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或食品资源较为丰富、集中的地方,如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冷链物流发展非常迅速,还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介绍,截至2010年我国水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23%,冷藏运输率达到40%。去年出台的十二五《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到2015年,将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水产品冷链流通率提高到36%以上,冷藏运输率提高到65%左右,流通环节腐损率降至10%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