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功能饮料市场发展现状研究解析 |
2013-10-4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听说这种饮料对孩子的眼睛特别好,可以预防近视,因为里面含有牛磺酸加叶黄素,靠日常饮食很难吸收这种营养物质……”超市的饮料货架前,一位妈妈把一打“亮眼维他命水”放进购物车,一边热心地向记者介绍,现在“小眼镜”这么多,这种饮料据说在中小学生中很流行。
货架上类似的“功能饮料”不下几十种,从补充能量、防癌抗病到美容减肥,各种功能不一而足,买的人不少。“会比普通饮料更有营养吗?他们宣传的这些功能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一些顾客对此半信半疑。抱着同样的疑问,记者对日渐庞大的功能饮料市场展开了调查。
从未被定义的“功能饮料”
在超市中最常见的功能饮料大致有这么几种:以红牛、力保健、黑卡、乐虎为代表的能量饮料,号称抗疲劳,增加动力;以佳得乐、尖叫、宝矿力水特为代表的运动饮料,号称补充电解质解“体渴”;以脉动、水溶C100、酷乐仕为代表的维生素饮料,号称可补充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以真田、葛根等为代表的含植物药物成分的饮料,号称可清肺、降火;以味全等为代表的益生菌饮料,号称可增加肠蠕动,预防消化不良;以九朵玫瑰、娇源为代表的美容饮料,号称可补充胶原蛋白,美容养颜……
经过一番市场调查,记者发现功能饮料在近几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已经占据了市场的一片江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的数据显示,功能饮料在整个饮料市场占比达到了近13%,产业价值已高达15亿美元,产品类型超过150种。
这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它的身份却有颇多可疑之处。虽然在一些大型超市和购物网站上都有“功能饮料”这种专门的货品,但是在国家标准里面却没有“功能饮料”这一分类,目前唯一有些近似功能性饮料的解释,是2009年年底颁布实行的《饮料通则》里提及的“运动饮料”和“特殊用途饮料类”,“运动饮料”的定义是,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的饮料。“特殊用途饮料类”的定义是: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或加入具体特定功能成分适应某些人群需要的饮料。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标准制订负责人李羽楠也表示,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并没有“功能性饮料”,只有“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等。
资料显示,目前只有运动饮料具有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运动饮料标准技术要求》。除此之外,国内尚无针对功能性饮料制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也没有一个国家或者行业标准能够对功能性饮料作出准确解释。
“只要不犯法”就王婆卖瓜
一个没有行业标准的市场是如何发展到这样的规模和态势?记者的这个疑惑在一位多年从事饮料行业工作的业内人士崔先生口中得到了解释,“功能饮料不像茶饮料、果汁饮料,品类归属和行业标准已经相对具体和规范,而功能饮料一直没有定义、没有标准,消费者对它们的认知也比较模糊,正因为这样,它的概念一直在被人为地延伸,只要不越界法律许可范围就行,很多企业正是看中了这个机会,尤其是一些二三线企业纷纷上马生产功能饮料,抢占市场,觉得是一块肥肉。”
崔先生认为,功能饮料市场被引爆的原因在于“都市人群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亚健康状态普遍”,他把目前的功能饮料市场总结为“一场乱战”,而这个战场上奉行的一个营销秘籍就是“概念先行”,这也是功能饮料特有的一种现象。“全都在炒概念,看谁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类似"饮料解酒第一品牌"、"新一代氨基酸饮料"等说法满天飞,现在空气污染,pm2.5超标成了热点话题,立刻有厂家推出"pm2.5时代的饮料",声称可以洗心、润肺、清霾粒。”
虽然不乏炒作成功案例,但是失败者也比比皆是,在崔先生提供的一份行业内部的市场调研报告中显示,哈药六厂曾经推出一款保健减肥饮品“苗条淑女”在这场混战中遭遇全军覆没。“当时减肥的功能饮品是个市场空白,他们打出女性瘦身这个概念,其实还是很有市场洞察力的,他们定位是20到40岁的中高收入女性,这个目标群体在全国有2000万人,市场潜在的产值高达百亿元。”然而概念虽好,无奈减肥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一些消费者喝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并未达到减肥目的就放弃了。对此,市场调查员表示,这个案例的失败在于“饮料减肥的机会极小,产品根本不可能承担起相应的任务,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消费者将失去耐心和信任。”
“苗条淑女”的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减肥效果是可以验证的,称一称就可以知道,而很多相对更“聪明”的功能饮料,它们所宣传的保健作用却不像减肥这样可以轻易验证,那么,有没有用谁来说了算呢?
“功能食品”却不戴“蓝帽子”
“按照很多产品宣传的功效,功能饮料其实应该归类到功能食品中,也就是具有保健作用的食品,应当申报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志,而实际上,绝大多数功能饮料并未申报保健品。”一直致力于功能食品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籍保平对记者表示。据了解,如果是通过验证的保健功能饮料,产品包装上都有一个类似草帽图案的标志,上面写有“保健食品”,而且有批准文号,写有“卫食健字×××第×××号”,目前市场销售的功能饮料中,只有红牛、力保健、启力、乐虎、白兰氏馥莓饮等少数几种戴上了“蓝帽子”,而其他功能饮料,仅有“食字号”标志,归类为普通食品。
“很多企业不去申请保健品,是因为审批过程复杂,耗时长,一个保健食品从上报到最后完成审批大约需要两年的时间,而食品是个快销品,很多企业不愿意等那么久。”籍保平教授告诉记者,“目前保健品的功效是检验得比较严格的,要通过专家的各种评估,而非保健品,就没有这个评估环节,通常经过卫生、质检等部门的备案和认证,就可以生产上市,这些部门主要是从食品安全方面检测,至于产品的保健功效,是无人检测也无人保证的。”
这个说法记者在北京食品研究所的检验站得到证实,记者以怀疑某功能饮料的成分是否有其宣传的功效为由咨询能否检测,一位专家表示,他们无法检测功能饮料的成分,“没听说有什么机构可以检测这个,实际上,即使检测出饮料中确实含有他们所说的成分,也无法证实这个饮料就一定具有成分的功效,这和添加量、各种成分的配合都有关系。”
籍保平教授进一步解释:“例如叶黄素加牛磺酸确实有明目的功效,但是放在饮料里有多大作用是无法确定的,喝多少瓶才有效,也没有经过测算。”他表示,开发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或者饮料,需要企业有相当强的科技研发能力,“中国的食品企业现在多如牛毛,但是大多数研发能力都非常差。”
在这样一个缺乏监测的环境中,产品的功能最终成了企业的“自说自话”,好处基本都是自己说了算,底线就是“喝不死人”。
违规添加风险很大
对于很多没有“蓝帽子”保健品标志的功能饮料,在广告和产品介绍中宣传其各种功效,是一种违规行为。“普通食品却宣传保健功效,是不允许的,但是很多企业明知道规则,却在故意违规,打擦边球。”籍保平教授的说法,证实了崔先生所说的功能饮料市场目前“一片混战”的乱象。
以胶原蛋白美容饮料为例,目前不少护肤品品牌纷纷投身于此类功能饮料的生产之中,这类饮料大多价格不菲,30ml左右的一小瓶售价就要二三十元。“口服胶原蛋白的美容功效目前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所以产品宣传的所谓功效是夸大其词的。”籍保平教授说,“很多企业就是为炒概念,占市场,故意夸大产品的功效。”
还有一些功能饮料声称能清热下火,在饮料中添加中药材成分,而这已经涉及医药保健品的范畴,需要卫生部门通过严格临床试验,才能判定是否有这种效果,可不少饮料根本没经过卫生部门审批,卖的是饮料,却按照药品保健品的疗效来宣传,这也绝对是违法的。“我国药食同源药品目录有严格的规定,哪些药材可以用于食品和保健品,超出这个范围之外的都不允许。”籍保平教授介绍。
而市场热销的一些能量饮料,一味强调抗疲劳、提神醒脑的功能,却往往淡化适用人群与场合,已经有医生指出,这些饮料中含有的咖啡因成分对儿童和心脏病患者有潜在的危险。
虽然涉嫌违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被查处的并不多,“这个市场目前还是靠自身的淘汰机制,没有什么监管力度可言。”崔先生表示。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政府要尽快建立完整的行业评估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功能食品是未来食品的发展方向,目前这种乱象有可能毁了这个行业。”籍保平教授深表担忧。 |
[发表/查看评论] |
|
|
服务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