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环节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信息及运输组织所构成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输活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物流系统的目标才得以实现。运输过程包括装、运、卸及运输组织等一系列活动。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运输费用,除与交通基础设施及交通网络是否完善、载运工具是否具有良好性能、运输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产品是否易于运输有关。这是因为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若产品不能适应相应的运输条件或运输环境,就不易实施高效运输。
2 产品运输性对运输效率的影响
产品运输性一般指其适合运输的性能。我国将运输性定义为:“产品通过各种运输工具来输送的固有能力”。美国军方将运输性定义为:“装备被牵引、自驱动或运载,用现有的或计划采用的运输工具通过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进行高效运输的固有能力”。两种定义尽管描述有所不同,但都认为运输性是产品的固有属性和设计属性。产品一旦完成设计,其是否适合运输的性能即被确定。影响产品运输性的因素包括许多方面,既与产品本身的一些设计特性有关,也与运输条件及运输环境有关。提高产品运输性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产品的设计制造,使其能适应相应的运输条件和运输环境,以便于高效、经济、安全地运输。
要提高运输效率,一般从改善运输条件和科学运输组织入手,如完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改进装卸条件,提高载运工具的运(航)行速度和性能,以及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优化运输方案等。但在现有运输条件、运输环境及运输组织形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提高产品运输性亦是提高运输效率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手段。美军认为:装备(产品的特指)运输性是影响其战略、战役机动的关键,没有合适的运输性,其运输机动性也就无从谈起,不易运输的装备不能快速地进行部署,其战斗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产品设计角度来考虑,影响运输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几何适应性
几何适应性主要包括产品的尺寸、形状、质心位置等因素。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相应的载运工具,对产品运输尺寸都具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铁路运输限界(包括机车车辆限界、铁路基本建筑限界、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采用的建筑限界等),公路运输限界,各种载运工具货舱(厢、箱)的内部允许尺寸限值及装卸通道的孔口尺寸限值,集装具(集装箱、集装袋、集装网及集装托盘等)的尺寸限值等。这些限制条件构成了对产品或包装后的单元运输时的约束。如果产品超出这些约束,势必造成运输困难或不易运输。产品形状主要影响其装卸、搬运、运输固定、包装、堆码的方便性,一般情况下,具有规则形状的产品比较容易运输。产品也应有较低的质心并尽可能位于其几何中心,质心位置主要影响产品装卸、搬运及运输时的稳定性和效率。
另外,车辆类产品的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半径、转弯直径等通过性参数也影响其被运输时上下站台、飞机、船舶或其他载运工具时的效率。
2.2 静态适应性
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接地压力、表面压力等。设计产品时,应考虑载运工具、站台、码头、渡(跳)板等的承载能力。如:单件产品质量一般应小于载运工具的额定载重量其接地压力取决于载运工具承载区的允许承载能力。在产品需要叠装、堆码、捆绑时,还应考虑其表面压力应小于最大允许静态表面压力等。
2.3 动态适应性
主要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冲击、共振、摇摆、稳态加速度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能承受相应动载荷而不致损伤。振动是运输过程中的主要动载荷因素,由多种振源引起。其中,铁路、公路、航空运输中的振动主要为随机振动,而一般运输船舶的振动主要为正弦振动,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损伤取决于所产生的振动响应。冲击分运输冲击和装卸冲击,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可使产品的状态在短时间内发生非周期变化,如产生永久性变形甚至损坏或加快产品疲劳。我国国家标准GB4798.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运输》和国家军用标准GJB3494《军用物资运输环境条件》等都对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设计产品时应考虑各种运输方式的动载荷,并采取相应措施,否则就不能保证正常运输。
2.4 装卸搬运及加固适应性
主要包括产品对各种装卸搬运机械的适应性,产品设计时应考虑装卸搬运及加固的方便性,如产品是否有合适的吊装点、叉装点、捆绑加固点等。需通过吊装、叉装实施装卸的产品,除应适应装卸机械的装卸能力外,产品还应具有与装卸机械相适应的吊装、叉装点,且其位置、数量及强度等应保证不损伤产品及保证装卸的安全,否则会影响装卸的效率。对车辆类产品,常通过滚装方式上下站台、码头或飞机、船舶、铁路平车等载运工具,设计时也应考虑相应载运工具和交通设施的条件。产品应设计适当的加固点,以便于运输时的捆绑和加固,加固点亦应与载运工具上用于加固的装置相适应。
2.5 环境适应性
主要包括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承受温度、湿度、大气压力、电磁干扰等的性能。设计产品时,应考虑其能承受相应的环境条件而不发生损坏或失效。当不能满足时,应采用相应措施。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