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建立仓储管理指标体系的原则
 1.科学实用
 2.标准规范
 3.全面协调
 4.可比稳定
 (三)仓储管理指标体系的内容
 1.劳动消耗的考核指标
 2.经营成果的考核指标
 3.资金运用的考核指标
 二、仓储管理指标体系
 (一)商品仓储数量指标
 1.商品储存总量
 2.每平方米储存量
 3.期间商品吞吐量
 (二)商品仓储质量指标
 1.仓库面积利用率
 2.平均保管损失
 3.商品的损耗率
 4.平均收发时间
 5.收发货差错率
 (三)商品储存效益指标
 1.商品仓储收入指标
 (1)商品收入指标的构成及计算
 确定现代仓储业务的收入,首先应明确收入的组成,然后才能分别计算出各种收入,最后加以考核。
 商品仓储收入构成主要由三大部分:商品进出库装卸收入、商品储存保管收入、商品加工等收入。
 (2)平均仓储收入
 平均仓储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仓储保管一吨商品的平均收入,该指标常以月度为时间计算单位。平均仓储收入的计算单位是:元/吨。
 计算公式:
 
 2.商品仓储成本指标
 (1)商品仓储成本的构成及计算
 ①保管费
 ②折旧费
 ③修理费
 ④电力、燃料和润料费
 ⑤工资与福利费
 ⑥铁路线、码头租用费
 ⑦商品仓储保险费
 ⑧其他业务开支
 (2)平均仓储成本
 平均仓储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平均仓储一吨商品所需支出成本额,常以月度或年度为计算时期。该指标的计算单位:元/吨。
 计算公式
 
 (3)仓储收入成本率
 仓储收入成本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仓储收入中成本支出所占的比率。
 计算公式:
 
 3.商品仓储利润指标
 仓储企业经营追求的目标是利润,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同时利润又是考核、评价其生产经营管理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
 (1)利润总额
 (2)每吨保管商品利润
 (3)资金利润率
 (4)收入利润率
 (5)人均实现利润
 (四)商品仓储资金运用指标
 1.固定资金占用量
 2.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五)职工工作量指标
 1.保管员平均每人工作量
 2.全员平均工作量
 (六)商品储存的安全性指标
 第二部分 仓储认识实习
 教
 案
 内
 容 一、教学目的:
 掌握仓储企业经济分析指标及应用
 二、操作办法:
 分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作业 1.仓储成本由哪些内容构成的?
 2.影响仓储成本因素有哪些?
 3、仓储成本控制原则有哪些?
 4、如何降低仓储成本?
 5、仓储管理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如何计算?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仓储成本指标。仓储管理指标体系可分为货物储存的数量指标、货物储存的质量指标、货物储存的效益指标、货物仓储资金运用指标、货物储存的经济性指标和货物储存的安全性指标
 课程内容名称 包装、流通加工与分拣作业管理 总学时:105理论学时:46        实践学时:59
 本章学时:4
 理论学时:3         实训学时:1
 课程性质 理论课(含实践课)
 
 任课教师
 
 授课对象 物流管理专业         班级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包装的概念与技术分类,掌握包装的特性与功能,重点掌握包装合理化的方法,掌握流通加工作业的种类和作业流程以及流通加工作业的管理优化,掌握分拣作业管理的工艺流程及拣货方式。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相关情况
 项目实训:流通加工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包装合理化的方法及流通加工作业管理优化。
 教学难点:拣货方式
 教学进程
 课次 授课内容学时 备注
 第一部分  仓库管理
 第二部分  校内实训室观看录象片
 3+1
                            教案(章节备课)第一部分         包装合理化的方法及流通加工作业管理优化。
 教学方式
 教案
 内
 容 第一节  包装作业管理
 一、 包装的概念
 我国国家标准GB4122-83《包装通用术语》中将包装定义为:包装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二、 包装技术分类
 一、按包装在流通领域的作用分类
 按其在流通领域的作用包装分为物流包装和商流包装两大类。
 (一)物流包装
 1.运输包装
 2.托盘包装
 3.集合包装
 集合包装的主要作用有:
 (1)有利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自动化。
 (2)提高物流效率及服务水平。
 (3)确保物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安全。
 (4)节约包装材料、降低物流成本。
 (5)包装规格标准化。
 
 页次:6/10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