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QE?7万亿?来看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真相 |
2015-10-15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近日,人民银行发布消息,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这次央行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范围,被一些评论解读为“中国式QE”,很多媒体甚至打出“7万亿”的噱头,但事实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那些说中国房价会暴涨的,多数都是房产商了,广大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房产究竟怎么样大家都看得到。“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范围”,翻译一下,就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也就是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就是银行把欠条往央行桌子上拍,你看那人欠我钱,大哥你多印点钱借我周转下。
初级理解,钱多了,要贬值了。中级理解,刺激企业发展,刺激人们就业,刺激经济消费与发展。高级理解:再贷款充当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宏观帮助经济发展。这让人风中凌乱的政策,已经让国人解读得几近崩溃。有网友评论:“已贷解贷,贷中贷,贷贷相传,绵绵不绝……”浩爽制冷提醒,此次央行出台政策的偏向性央妈自己也有说明: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引导其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
的确,目前有信贷资产抵押的,多是实体经济企业,大量需要钱周转的,也是实体企业,能解决经济形势不好时的大规模就业问题的,还是实体企业。至于“三农”和小微企业,其实就是在发展县域经济,毕竟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一定瓶颈,目前经济增长点正在向农村经济县域经济转移。
托底实体经济,支持农村及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争取时间,这才是央妈“信贷资产质押再抵押”的目的愿景是美好的,实际效果如何,浩爽制冷与您一起分析下:
现在市场上的实体经济型企业,效益好的,不稀罕银行贷款;效益不好的,银行考虑到风险太高不愿放贷款。浩爽制冷说明,这其实是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在这里不谈大企业,谈谈小企业。比如因时代发展而新兴的一批小型冷库仓储与冷链物流企业:冷库仓储一次投资要分好几年才会回本,一旦遇到资金难题就很难支撑;冷链物流又属于人员密集型产业,每个月都需要一定量的现金流,同时冷链物流的对冷藏车等设备还有一笔不小的初期投资,如果遇到一些意外(如某地公路尚未修好、经济环境变化等)这都需要烧钱解决燃眉之急,如果能从银行得到帮助,那无论是对民生还是对企业发展都是极好的。
所以,在“信贷资产质押再抵押”中首先受益的,就是实体小微企业。这笔银行贷款能起到“续命”的作用,但企业能不能活下去却不能指望这笔钱,毕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晚点死还是死。有生命力的小微企业遇到暂时的困难,用贷款渡过一下难关倒是可行的。
其次,就是农村资本。多少年了,中国农业一直处于“小农经济”,近几年中国一直用各种政策(如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等)来推进规模农业的崛起;淘宝、京东等电商在农村的战略布局,更宣示了农村经济的未来发展价值。浩爽制冷提醒,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对“三农”的影响,无异于资本的注入,必然引起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的一次大提升。 |
[发表/查看评论] |
|
|
最新物流招聘信息 |
|
更多 |
|
|
最新物流求职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