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管理、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的支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其发展的第一个环节,冷库的存贮作用极其重要,它既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中心环节,也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设施。
从冷库安装的质量及其运营方式看,我国冷库的80%以上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多层土建冷库安装,新型的装配式立体化冷库不到20%。多层土建冷库安装技术含量低,温控区间小,相关设施不配套、有的已经陈旧老化,从体制与适用范围上分属于肉类、水产、果蔬企业,企业自运营冷库的效益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综合冷藏物流企业较少,不能适应我国生鲜与速冻食品发展的需要。
从人均占有冷藏库的容量看,美国是中国的10.3倍,日本是中国的15.73倍。我国的肉类水产、果蔬等生鲜食品发展很快,肉的产量已是世界第一,但由于冷藏设施跟不上,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与损耗很大;深圳冷库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工程之一,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速冻食品一般在20公斤以上,我国人均还不到6公斤,美国、日本等国速冻食品的品种有几千种,我国不超过600种,其原因很多,冷藏设施的不足也是其中之一。
我国每年易腐食品的生产量高达10亿吨,其中相当部分必须依靠冷链物流保存,以保持其新鲜度和质量。从1997年到2006年的10年间,我国速冻食品年增速20%以上,超过食品行业每年11%的年均增幅。这些都需要依靠冷链物流保存。因而作为冷链物流的核心环节——冷藏库,历年来都有发展,但人均占有冷藏库容积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