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冷库一般为集中式供怜方式,系统复杂,实现金自动控制的难度较大,就目前国内大型冷库自动化程度看,一般是制冷压缩机自带PID系统f石家泰等1980J、中间冷却器、低压循环贯主液桶等设备实现局部自动控制,也即处于自控发展的第二三阶段。而中小型冷库,特别是采用氟利昂为工质的,一般为分散式供冷方式,制冷压缩冷凝机组与库房冷却器采用一一对应方式,制冷系统简单,每个库房的系统相对独立,控制参数少,易于实现微机全自动控制。可以对每个小系统独立控制,然后再由一台主机进行汇总、显示、报警,即为微机分散式控制的第四代自控技术。目前在国内,一般只做到对制冷系统的自动控制,在货物进出、装卸作业自动化、库房计算机管理、工厂人员自动化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品质不高,往往难以达到更高精度的调节要求。特别是难以适应大的负荷变化和工况变化,同时调节系统不能对多个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和调节;③可编程控制器阶段,在制冷控制系统中引。
入串级调节与补偿调节,并完善专用的电动执行器[朱善君等1992J,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普遍应用。加之现代控制论的发展,使自动化技术产生了新的飞跃。
自70年代起,继美国之后,日本、法国等先后研究设计了微机控制分散式制冷系统,而且发展很快。这主要是由于其系统简单,实现微机全自动控制,既节约能惊,又确保食品的贮藏质量。采用微机控制和调节生产过程,使制冷装置保持在最经济、最合理的工况下运行,使食品在冷加工和冷藏过程中保持最好的质量,同时可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整个制冷装置由一台主计算机(自由程序)和一台备用的计算机(固定程序)来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