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黑板、两步座机、三五个工作人员,这种“作坊式”的配货站是中国物流业的主力大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小、散、弱”的物流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而过高的物流成本成了当前大家诟病的对象。
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约为18%,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高了近一倍。按2014年我国63.6万亿元GDP测算,社会物流总费用高达11.4万亿元。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去年发布的《中国采购发展报告》显示,在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平均占产品最终成本的10%~15%;在发展中国家,占比是15%~25%,甚至更高,而中国的物流成本占比达30%~40%。
在经济转型的当下,如此高的物流成本成了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物流业拥有巨大的潜力,因为还有巨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因此,与其抱怨物流成本过高,倒不如琢磨些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办法。
当下,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正好为中国的物流业插上了蜕变的翅膀。特别是当前热捧的“互联网+”所包含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都为物流业这个传统的经济业态迎来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流程改造。
通过这种流程改造,中国的物流业将从“小黑板式”的作坊转战到物流平台上来。
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提前嗅到了物流业的这种巨变而提前展开了布局。传化物流、骡迹物流、达达、云鸟配送、货拉拉、OTMS、福佑卡车、运策网、人人快递等众多企业纷纷涌入了物流行业当中。而吸引这些巨头的是中国物流业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拥有3000万名货车司机,这个市场强大的潜在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许多企业都会动心的。
由此以来,对于物流行业而言,竞争将不再是一车一货的竞争,而很可能演变成为平台之间的碰撞和竞争。在这种碰撞中,最受伤的无疑是那些传统的配货站。要么招安、要么被淘汰,这成了它们的抉择。
而对于那些闯进来的物流平台而言,或许一开始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物流行业总共推出了200多个电商平台,总投资接近100亿。最近,相对落后的铁路物流也急起直追,开通了中国铁路95306网站,组成一个既囊括了大宗货运交易,又包含小商品服务的综合性物流网站平台。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民营大军”,对物流行业的地盘争夺,未来将会更加的激烈。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前多数物流平台在客户群体的黏性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为了增加客户的黏性和忠诚度,多数物流平台采用砸钱和补贴的形式吸引客户聚集到平台上来。殊不知,对于货运司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会员免费使用固然重要,但平台信息的真实可靠性、诚信度同样不可或缺。
对于货运领域,有人开玩笑地说,“货运人的心伤不起”,这句话也正是各家物流平台能否走远的黏性所在。
因此,对于众多的物流平台而言,要想走得远,必须以创新对货运人的服务为突破口,在平台的功能设计上建设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实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在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形式的联系,打破传统物流条块分割给电子商务带来的不利影响。惟有如此,物流平台才能真正地接地气、走得远。
未来,物流业将迎来平台经济发展的机遇期。
在过去的合同物流时期,中国物流行业多半是以单一的项目驱动为主,很难平台化。但是,新的互联网经济将传统的面向企业的业务变革成面向个人的业务,打碎后的物流服务将更加需要一个公共的物流平台。而这个物流平台不是单一的业务,是以行业生态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
物流平台表面看是实体整合,实际上是商业模式的融合,同时也是战略思路的协同,它不是建个网站、弄个APP那么简单。物流平台经济需要商业模式的裂变,依托平台积累的资金流、信息流等其他商业服务获取利润,通过信息通路和资源整合获得更多的价值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