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宁夏发改委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樊建民说,目前网络卖菜靠的是网络发帖或微博转发,实际销售还是非常依赖网下有关部门的配合解决。建立有效的蔬菜供求信息平台,而不仅仅是滞销后再去“求助”,才是微博营销这一新型流通渠道应遵循的不二原则。首先应确认当地农产品的种植面积、预计产量,并把这些信息放到网上,然后采购者再以竞价的形式确定最终的销售。这样一来,既避免了暗箱操作行为,又挤压了流通环节暴利,并做到了事先控制。
专家认为,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加之蔬菜具有鲜活农产品的特性,网络卖菜作为蔬菜流通体系的一种补充,也亟待完善与规范。应有一批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蔬菜流通企业参与这项工作,以后有更多的农民朋友参与网络卖菜,使这种新的方式实现持规范化、制度化运营。
看天吃饭,多收三五斗却无人问津
“我是山东菏泽郭村镇农民谢光华,去年村里种了20亩胡萝卜,今年50亩,我家有14亩,亩8000斤左右,邻村只有几个收购商过问,昨天(9日)价格是2毛(2毛刚保本)今天就1毛,还扣15%的土,我村连收购商都没,求农享网帮帮我们,说一句假话我不得好死。,希望卖到1毛5。”
11月10日,由几个人组织建设并维护的农享网新浪平台的官方微博上,出现了文章开头农民买菜的声音。然而,这早已不是农民在微博上卖菜的第一例。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微博上网友上传秋天收获的美图时,不少农民却在这些美景的背后啜泣。看天吃饭,靠着风调雨顺的庇佑,靠着日出而起、日落而息的辛勤才换来满眼的庄家硕果。刚喜悦于多收了三五斗,旋即陷入了无菜商问津的困境。
过去,这样例子导致的悲剧不少。而今年,有些人则开辟蹊径,在微博上卖起了菜来。
个人借助微博成为焦点
卖白菜、卖土豆、卖大葱……笔者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检索一下,发现像谢光华一样借助微博买菜的人并不少,俨然成为一种趋势。
在传统媒体中,谢光华等农民的声音是被遗忘的声音。他们甚至不符合传统媒体报道新闻必备的几个要素。但现在,农民们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借助微博平台自媒体的特点,放大了自己的声音,让自己成为焦点,从而获得支持和帮助。从转发和评论数量来看,许多卖菜的微博都得到了过千甚至万以上的转发和评论。
随手一善,积少成多
随手转发几乎是很多微博使用者的习惯。微博卖菜的相关微博普遍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转发。意见领袖对于这些求助的微博几乎是不吝啬自己的时间与关注度的,甚至为之奔走呼吁。如,谢光华微博卖菜事件中,知名女主持人@谢娜、独立财经观察家,时评家、社会学者、职业投资人@侯宁、深圳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但斌等人都参与了转发或评论。而在其他的事件中,部分媒体、企业、机构、政府机构等的官方微博都有参与其中,很多不同社会身份的认证人士也都十分关注。这些意见领袖的粉丝多至超过千万,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加大事件的传播广度。
不少普通的网友获知事件后,也积极转发,并表达自己对事件的关注,甚至参与到化整为零的网上购菜渠道中。不少农民通过微博解决了农作物销售的难题,如安徽涡阳县农村民办教师卖白菜等事件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微博汇聚的是普通人的随手一善,从而积累成可观的力量。
利弊兼顾,众议微博卖菜
今年五月,著名学者刘姝威通过网易微博平台帮助太行山深山区南就水村的村民卖核桃修路,并持续不断的在微博平台上播报此事的进展。而在后期的收货阶段,也有网友善意微拍砖,称核桃的质量和重量有些许不同。同样,在谢光华事件中,也发生了单方面取消订单的事情。
微博卖菜,此类的助农善行引发了关注,也引发了思考。目前的事件中暴露了相关事件存在的一些问题。
过于依赖意见领袖的个人魅力。在很多事件中,意见领袖在事件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意见领袖依靠个人魅力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同时,推动事件的发展。意见领袖的个人判断对事件影响巨大。
相关组织目前还属于粗放型。类似于农享网等自发的组织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未形成规模,也没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模式,依靠企业或个人赞助的模式生存,自身发展前景堪忧。
浑水摸鱼者存在其中,普通网友难以辨别。新浪终于删了@安岳柠檬求销路等微博账号的事件表明,在微博卖菜事件中,存在着利用人们善意的投机者。然而,微博平台的内容发布权掌握在各个用户手中,普通网友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有难度。
有些网友在热心之后颇有微词,卖菜等事件的亲身体验可能不尽如人意。商业行为和慈善之间该如何把握?
在商言商。不少意见领袖纷纷出主意,就微博帮助农民解决销路问题与打通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终端物价问题等民生问题热议。全民共享丰收喜悦自然是大家所乐见的,如何实现,微博卖菜是新尝试的开始。
来源:证券时报网
结束语:微博卖菜作为一个新兴事物,目前还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未形成规模,也没有相对稳定的发展模式,但对年年面临农产品滞销困境的菜农来说无疑是一条值得进一步开拓探索的渠道,而这一切尚有赖于政府搭台。全民共享丰收喜悦自然是大家所乐见的,如何实现,微博卖菜是新尝试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