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发布信息] 中国冷链物流网 我们的服务 中国冷链物流网 会员中心  中国冷链物流网 帮助中心
中国冷链物流网
中国冷链物流网
冷链商城 物流学院 冷链学院 网络营销
物流工具 智能物流 能源物流 花卉物流
市场行情 冷链新闻 物流财经
冷链产业 物流资讯 物流法规
冷冻水产品 冷冻食品 制冷频道
农产品频道 冷库频道 展会频道
中国冷链物流网
首 页
冷链供求 冷链产品 冷链企业 冷藏运输 冷库出租 冷藏物流 物流加盟 冻品交易 制冷设备 物流招聘 物流论坛 物流博客
 
热门关键字: 运输 仓储 RFID 冷库 保鲜 冷藏 制冷 冰柜 托盘 叉车 冷藏车 空调 温控..
资讯中心 >>分类信息 >> 国内动态 >>正文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1-5-12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来源:合肥在线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助推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撑性产业。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对于合肥来说,既有良好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机遇形成的三个关键要素
    区域优势。合肥周围500公里范围基本覆盖中国东、中部最发达的7省1市近5亿人口,处于四大物流通道的交点,是全国“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网络体系规划中的42个节点城市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政策环境。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十分有利。合肥是国家重点建设的17个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2009年公布的《安徽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与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同年出台的《合肥市商贸物流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合肥要建设涵盖“市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皖中区域物流核心城市、中东部区域物流枢纽、全国物流节点城市”。2010年7月,合肥市被国家商务部授予全国第一批46个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称号。
    基础条件。合肥的经济在进入21世纪之后加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工业总产值逐年递增,国内外贸易稳定增长,拉动了物流需求。据预测,合肥市社会货运总量将从2004年的5767.3万吨上升到2013年的20398.48万吨,增速约为16.6%。利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预期,使得宝供、中外运、共速达、中邮、中铁等大型物流企业纷纷落户合肥并进一步加大投资,合肥物流市场充满了盎然生机与发展机遇。与此同时,目前合肥地区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大多开设了物流专业,合肥学院还设立了中德合作物流管理专业,合肥工业大学更在物流管理领域拥有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挑战来自于内外两个方面
    从合肥现代物流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合肥货运量同比增长18.6%,比2006年加快8.1个百分点;但与中部省会城市武汉、长沙、郑州、南昌、太原横向比较,货运总量靠后。民营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平均规模偏小,从平均注册资金来看,私营物流企业为106.5万元,个体工商户仅为3.9万元。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目前尚无一家运输企业达到货运一级资质,二级也只有一家),同时缺乏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够,在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中,关于物流业的政策门槛太高,企业难以企及,只兑现了13.9万元扶持资金。
    与全国主要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相比,合肥、呼和浩特、太原、昆明、海口、银川等城市同属第三类,同属于物流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合肥与第二类中GDP最低的城市——福州市相比,差距较大的行业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相当于福州的66.6%,批发零售贸易业相当于福州的74.4%。而这两类行业直接决定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模。随着各地政府纷纷将物流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再加上物流市场的开放性与竞争性,使合肥市在吸引物流人才、先进物流企业和稀缺物流资源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合肥作为国家科教基地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具有较强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又是安徽省经济中心,也是国家公路铁路交通枢纽,拥有大规模的现代加工工业。在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发挥区位、资源、经济、交通优势,加强与沿江、沿淮城市群的分工合作和互动发展,定位于全国中部区域物流中心,打造辐射周边城市的公路铁路联运体系,并发挥合肥新桥机场作为中部地区主要贸运机场的功能,强化与芜湖等港口城市的合作,打造通江达海的国际物流体系,使合肥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现代物流基地之一。具体来说:(1)充分利用国家的一系列物流振兴措施,制定和落实具有地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相关政策和推进措施;(2)借鉴三极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物流发展的经验,改善物流政策环境,加强对中小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3)加强合肥经济圈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并逐步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融合;(4)大力发展能提高运作效率、增强辐射能力、降低物流成本的多式联运,积极开展以合肥市为中心的“合芜蚌”区域合作;(5)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带动工业物流的快速稳定的发展;(6)积极引进先进的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物流供应链技术,提升本地物流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7)重新审视发展规划,对现有十几个物流园区和其他物流节点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8)建立综合反映现代物流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检测各项工作的落实,及时反映物流发展的成果,有效利用和调配资源,从而改变合肥市现代物流业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发表/查看评论]
分享到: 更多
 想阅览更多相关资讯吗?  我要搜索:
  物流聚焦 更多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 二级公路仍违规收费 发展鲜活品冷链物流潜 全国34城生猪价同比涨  “毒黄瓜”恐慌蔓延欧洲
 返回中国冷链物流网首页
  返回资讯频道首页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供求信息库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甘肃省 新  疆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  西 海南省 四   川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西   藏 青海省 宁   夏 香   港 澳   门 台   湾

企业服务信息    
最新物流招聘信息    更多 
最新物流求职信息    更多 
热点博客    进入博客  
物流论坛   进入论坛 


版权所有:中国冷链物流网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声明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网站备案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1 中国冷链物流网 www.ccl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冷链物流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易通企业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信息均由网友及会员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本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咨询及投放热线电话:020-66623956   中国冷链物流网在线QQ交流 中国冷链物流网在线QQ交流 E-mail:cclcn56@126.comcclcn56@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9126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