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现天桥区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果,提升天桥区名优特产品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9月30日至10月2日,由天桥区委、区政府主办,天桥区商务局、农发局、文化局、黄河河务局承办的2011年天桥区名优美食节暨都市农业成果展,将在享有“百里黄河风景区”美誉的济南黄河公园举办。届时天桥区将汇集54种省内名优小吃和22种特色农产品,等待市民前来品尝。
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的都市农业,如果说前几年对许多人还有些“云里雾里”的话,这两年来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已潜移默化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家住天桥区无影山街道的王宇,每到周末就会和父母一起去黄河大桥附近的达仁农场度假。他们在那儿租了一亩地,种些时令蔬菜,有空就自己耕作,平时则由农场工作人员代管。地里的蔬菜从种到收都不用农药、化肥,收获的蔬菜由农场定期送货上门,这样全家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放心菜。
相对于城里人“下乡”,原来被传统农业“绑住”的农民则大批进城工作了。
记者在天桥区采访了解到,每天早晨不到7点,济南黄河大桥和建邦大桥上就已车水马龙,许多人或骑摩托或开车从黄河北赶往城里的单位上班。他们大都是家里有地的农民,通过流转把土地租赁出去,空出时间到城里打工。大桥镇农民王永吉说,土地流转出去后,他在济南找了份泥瓦匠工作,除了收地租还能多赚份钱,家里的生活宽裕了,今年还买上了车,觉得日子有了奔头。
近年来,天桥区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发展农业,在都市农业上开疆拓土,建立了高标准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投入专项资金扶持建立农业园区,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和农业特色品牌基地,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提升改善。在此基础上,该区又拟订了2011—2020年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传统农业转型,都市农业初具规模
对于许多已经习惯了传统农业的农户来说,实现传统农业转型就是“冒险”。但是,都市农业离不开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新兴事物,因此要发展就必须改变。
借势全国发展都市农业的热潮,天桥区一方面推出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吸引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引进龙头企业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引领农户转变观念。
苏勇华是鹊山南村村民,也是最早一批从发展都市农业中尝到甜头的人之一。苏勇华原来干机械加工,一年能赚几万块钱,3年前他将自己的地流转给企业种有机藕,加入合作社在自己的地里给企业打工,闲下来的时间继续干机械加工。第一年下来,他同时收获了3份“工资”,收入比以前涨了两三倍。依托合作社这个平台,苏勇华种植的有机藕创出了品牌,价格比最初涨了10倍,他的年收入也从5年前的几万元涨到了几十万元。
几年下来,更多像苏勇华一样的农户逐渐接受并喜欢上这种耕作方式。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以及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扶持,天桥区发展都市农业便如鱼得水。目前,天桥区已有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4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群。全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0余家,其中市级、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分别有6家、2家,合作社社员达到了3000余户。
紧密结合城市需求,全力打造都市农业新高地
北园藕是很多“老济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回忆。“小时候水果紧俏,我们就生吃蔬菜解馋。在这些蔬菜中,当数北园藕最受欢迎,脆甜多汁,和水果一个味儿。”在北园住了40多年的许红对记者说。不仅仅是北园藕,由于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天桥区的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天桥区也因此被市民称为济南的“菜园子”。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发展一度被淡化,农业总产值在全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随着都市农业的发展,天桥区依托特色农业园区,不但通过有机认证的北园藕回来了,其他各类特色有机农产品也应运而生,每个农业园区都有一种主打的农产品。鹊山都市农业观光示范园以有机莲藕为基本特色,注册了“鹊山金宝”莲藕品牌并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有机莲藕带动园区形成了产品链,游人在园区可以赏莲花、采莲子、品尝莲藕,园区内还有休闲垂钓区、儿童乐区、采摘区等多个功能区。
目前天桥区已有7家农业示范园区,其中鹊山都市农业观光示范园、鹊华烟雨都市农业示范园、达仁农场3家被列入市级重点园区;2010年新认证了桑梓店镇有机大米、鹊山有机莲藕、大桥镇无公害莲藕和西红柿、绿色萝卜、芹菜等产品,其中鹊山有机莲藕是全市第一个有机藕品牌,并被认定为省农工商有机藕生产基地。天桥区农业经济发展局局长宋光强介绍,天桥区将在发展好现有都市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引进大型投资主体,融合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农事体验等多种功能,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到2015年,全区要建成档次较高的都市农业园区10家以上。
10年内形成“一轴两区两心一带”都市农业发展格局
天桥区占地259平方公里,其中黄河北农业区有186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国家禁止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发展都市农业就成了实现城市“北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成为天桥区GDP的增长点。
有了足够的闪光点,还需要一根导线将它们连起来,才能发出更夺目的光芒。天桥区制定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即构建“一轴、两区、两心、一带”都市农业发展格局。“一轴”,即在308国道以北、青银高速以南的104国道两侧,打造冷链物流展示贸易中心,建设集仓储物流、保税加工、展示交易、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集散基地和仓储冷藏基地。“两区”,一是高端鲜活农产品生产区,即在冷链物流展示贸易中心两侧规划建设高端新鲜蔬菜、水果、水产品、禽畜及其肉类产品生产区;二是生态旅游农业区,即在308国道以南、鹊山水库以西区域规划建设集观光体验、教育培训、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旅游农业区。“两心”,即结合大桥镇、桑梓店镇的镇驻地建设,分别打造东、西两个综合服务配套中心。“一带”,即沿黄河结合北郊林场、鹊山龙湖湿地等规划建设发展集景观、生产、生态、防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沿黄绿色生态防护景观带。
记者了解到,为充分展现天桥区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果,提升天桥区名优特产品和旅游资源的知名度,9月30日至10月2日,由天桥区委、区政府主办,天桥区商务局、农发局、文化局、黄河河务局承办的2011年天桥区名优美食节暨都市农业成果展,将在享有“百里黄河风景区”美誉的济南黄河公园举办。届时天桥区将汇集54种省内名优小吃和22种特色农产品,等待市民前来品尝。(济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