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水花苗有: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白金,乌金、黄金、五色、孔雀、秋翠、茶鲤等品种。
金鱼类水花苗有 :鹤顶红、狮头、虎头、流金、水泡、兰寿、珍珠、龙精等品种。
草金鱼类水花苗有:长尾红鲫鱼(红草) 、长尾红白鲫鱼、彩鲫鱼(花草)、黑鲫鱼(黑草)等品种。
![锦鲤鱼苗](/kymmhupfiles/shuichan/2014022219021633520.jpg)
![锦鲤鱼苗](/kymmhupfiles/shuichan/2014022218593166827.jpg)
锦鲤鱼养殖:
锦鲤鱼苗下塘前的准备
1."试水"后下塘。锦鲤鱼苗放养前1天,取几尾锦鲤鱼苗放在鱼池网箱中,观察1天,若鱼活动正常,即可放苗。(一般不用试水)
2.肥水下塘。肥水下塘标准是池塘中浮游动物(轮虫)正处于繁殖高峰期,保证锦鲤鱼苗入池后,有充足适口的天然饵料,能提高锦鲤鱼苗培育成活率。一般鱼池施肥后6天~7天,轮虫繁殖达到高峰期,所以施肥时间应在锦鲤鱼苗下塘前7天~8天为宜。如水温低,可以提前2天~3天,每亩施有机肥200千克~300千克。
3.喂食下塘。锦鲤鱼苗下塘前,每万尾锦鲤鱼苗投喂蛋黄2个~3个,进口奶粉50克,葡萄糖20克,方法是锦鲤鱼苗放入1吨以上的暂养池内,将蛋黄加入进口奶粉葡萄糖用水稀释,经40目聚乙烯网布过滤后,均匀洒在暂养池内内,再等60分钟后放入池中。
4.调温下塘。锦鲤鱼苗运到池口时,注意氧气袋与鱼池水温不能相差±3℃,若温差过大,应将氧气袋放在鱼池水面上,待袋内水温与鱼池水温接近时,再缓慢将锦鲤鱼苗放入池中。如遇有风浪应选择上风离岸2米~4米处放苗。
放养密度要合理
锦鲤鱼苗培育一般一口池只养殖一个品种,不宜混养,每亩放养锦鲤鱼苗8万尾~10万尾。密度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过高则培育过程中易造成锦鲤鱼苗浮头,或因饵料不足抑制锦鲤鱼苗生长。
投足饵料,适时施肥
锦鲤鱼苗培育以豆浆投饵为主,施肥为辅。豆浆泼洒要量少次多,均匀泼洒,每天投饵要做到"三遍两满塘"(即1天泼浆3次,其中2次全塘泼洒,1次围鱼池四周泼洒),豆浆要现磨现泼,不可搁置太久,每天每亩需黄豆3千克~4千克,5天后,除泼浆外还需增投豆渣、豆饼糊等精料。施肥可以增加水体营养元素,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生长繁殖。当鱼池水质清淡,天然饵料生物不足时,要及时追肥。一般锦鲤鱼苗入池5天后,每2天~4天追肥1次,每次每亩施有机肥80千克~100千克,保证鱼池中有一定天然饵料生物供鱼摄食。
调活水质
锦鲤鱼苗入池前期,水深控制在40厘米~60厘米,有利于提高水温和饵料生物生长繁殖,7天后,每2天~4天注水1次,每次注入10厘米~15厘米,扩大锦鲤鱼苗生长空间,保持池水"肥、活、爽、嫩"。注水时应注意水体平直地流入池中,注水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鱼长时间顶流,消耗体力,影响生长或引发跑马病。
定时巡塘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水质情况,以确定投饵数量和施肥量,观察鱼的活动和生长情况,发现病害要及时治疗和清除。
池水也不能太过肥,会鼓肚,也就是汽泡,象这样要及时加水就好了,下池水质不能过肥,过肥引响成活率。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
锦鲤鱼长到1-2cm阶段,主要鱼病有跑马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等。培育期内每5天~7天泼洒1次石灰水,每次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可以澄清水质,预防鱼病。跑马病发病时,可用芦席隔断锦鲤鱼苗狂游路线,停止注水,并适当增加投饵、施肥数量。当发生白头白嘴病、白皮病时,每亩用1克/立方米漂白粉或0.2克/立方米强氯精全池泼洒,消毒池水,连用2天,并及时分池,降低池内密度。
适时分池锦鲤鱼苗经20天~25天培育,长到3厘米以上时,就可进入一选,及时淘汰,降低池内密度。选苗前需进行2天~3天拉网锻炼,拉网前要停食1天,操作时动作要轻,速度要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