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生命活动随水环境条件的相对稳定及变化而维系动态平衡,并不断变化发展。鱼类种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必须与水体环境相协调,必须对外界环境各类因子的刺激做出反应,消除由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危害。不同品种的鱼长期生活于不同的水域,因此具有不同的生态要求和生长特性。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生长温度范围内,鱼类的代谢强度一般与环境温度成正相关。当环境温度趋向鱼类正常生长的温度上限时,温度升高可导致其代谢速率的明显加快。其中标准代谢率与温度的关系为:
Ms=ebT
式中 Ms:标准代谢率;b:代谢常数,其大小与鱼的品种有关;T:环境温度,℃
经过长期的适应,不同鱼类对水温的要求不同,每种鱼都有其合适的生长温度。
温带地区的鱼类所能适应的水温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宽,属于广温性鱼类。一般温水性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低于15~20℃时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我国养殖的主要淡水鱼类,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鲤鱼和鲫鱼等鱼类的最适生长温度大致为23~28℃,是典型的广温性鱼类。
热带鱼类的生长适温偏高,如罗非鱼为25~33℃、遮目鱼为28~35℃,但两者都不耐低温。
冷水性鱼类一般不能耐受高温,如虹鳟鱼所能耐受的最高环境温度为20℃。
绝大多数鱼类的生长适温是连续的,但冷水性鲑鳟鱼一般有两个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7~9℃和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