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和水果,都是人们公认的健康食品。按营养学家的推荐,每天要吃400至500克蔬菜,还要吃200至400克水果。这两类食品该怎么选呢?
要点一:选果蔬 要好色
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意味着其中的保健成分含量不同。一般来说,综合营养价值最高的蔬菜是深绿色叶菜,每天要吃200克这类蔬菜。在同一色系的果蔬当中,颜色越深,保健价值越高。那些颜色发白的蔬菜水果,相比而言,营养成分的含量就低多了。
绿色叶菜颜色越深越营养,就是叶子颜色深绿的蔬菜更好,比如菠菜、油菜薹、小白菜、茼蒿、芥蓝、芥菜、绿菜花、茴香菜、空心菜、木耳菜等。其中维生素B2、叶酸、维生素K、维生素C、胡萝卜素、钾、钙、镁、类黄酮等健康成分含量都非常高,对预防心脏病和癌症极有帮助。大白菜和圆白菜都不算,因为叶子颜色太浅,营养素含量达不到标准。
橙黄色的蔬菜水果也很不错。比如胡萝卜、南瓜、芒果、木瓜之类,它们富含类胡萝卜素,抗氧化能力也很强。其中的胡萝卜素能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而中国人是很容易缺乏维生素A的。
紫黑色系的蔬菜水果也很好。比如著名的蓝莓、草莓、红樱桃、桑葚,还有蔬菜中的紫薯、紫甘蓝、红菜薹等,它们富含花青素,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能力,对提高抵抗力、抗过敏、改善视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要点二:买水果 不选美
表面的漂亮往往是打蜡化妆的结果。在购买水果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个头大、表面光滑闪亮的产品。其实,果园里刚采收的水果表面是不光滑的,还有一层天然的白色果粉,可不要以为这是农药哦。
水果个头大,也不意味着味道更好或者营养更高。测定表明,在同一种水果当中,小果往往比大果更健康,因为靠近皮的部分往往是营养素和保健成分含量最高的地方。小果的皮所占比例较大,所以抗氧化成分、维生素含量反而更高。
味道甜也不意味着营养好,相反,很多保健成分都是多少带一点苦涩味的。所以甜中略有酸涩的风味反而是最值得选择的。
要点三:本地产 优先选
在同一种水果蔬菜当中,本地、应季的产品往往是最好的。这是十分注重营养的西方的一种说法,一方面是因为本地产品不需要长途运输,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可以在达到最佳成熟度之后再采收,品质更优良。如果购买远方的水果,为了便于运输,肯定要在7成熟的时候就采下来,很难吃到它的最佳风味。那些进口水果更是如此,为了长途运输,早早采收下来,经过保鲜剂处理,经过打蜡上光减少水分散失,才能样子光鲜地来到我们面前,但吃到嘴里却并不好吃。
要点四:识标签 保安全
按照蔬菜水果的栽培管理和质量认证方式,蔬果标签可以分为普通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产品和有机产品四类。其中有机蔬菜栽培中不用任何人工合成物质,绿色食品不用任何有毒和残留物质,无公害则承诺不会发生农药超标问题。
有认证的产品,安全性会比没有认证的更好,这是总体而言。要仔细看有没有相应的质量认证标签,而不是仅仅看有没有保鲜膜,有没有牌子。
要点五:冷柜存 更放心
大部分水果可以存放一段时间,但蔬菜贵在新鲜,特别是绿叶蔬菜。如果采收后放在室温下,维生素的分解速度非常快,有毒物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却会迅猛上升。所以蔬菜应当储藏在冷柜当中,而不是露天存放。保鲜膜可以减轻水分的流失,延缓营养素的损失。因此选择冷柜中加保鲜膜的菜比较放心。
如果没有冷柜,就要选择样子最新鲜、质地最脆挺的蔬菜。人流量大的超市菜卖得比较快,产品会相对新鲜。看到有“特价菜”,更要小心看看是否已经萎蔫,是否叶子已经容易脱落。因为,风味、口感和营养都变差的蔬菜,其实是不值得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