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技术简介: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技术是由EPC编码、RFID空中接口Ð议以及利用网络传递编码及存储和检索相关产品信息的一项现代技术。其中编码体系是新一代的编码标准,它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延伸和拓展,是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EPC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EPC技术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研究中心(Auto-ID Center)开发的,旨在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射频识别(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平台。
EPC系统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综合性的和复杂的系统。其最终目标是为每一单品建立全球的、开放的标识标准。
EAN和UCC(目前已¾合并并改名为GS1全球第一商贸标准化组织)联合推出产品电子标签(EPC)技术。产品电子标签是一种新型的射频识别标签,每个标签包含唯一的电子产品代码,可以对所有实体对象提供唯一有效的标识。它利用计算机自动地对物品的位置及其状态进行管理,并将信息充分应用于物流过程中,详细掌握从企业流向消费者的每一件商品的动态和流通过程,这样可以对具体产品在供应链上进行跟踪。
EPC技术特性
EPC系统是集编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新兴技术,EPC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将引起物流管理过程的革命。EPC的编码体系完全与EAN-UCC编码体系相兼容。
EPC标签芯片的面积不足1平方毫米,可实现二进制96(128)字节信息存储,它的标识容量上限是:全球2.68亿家公司,每个公司出产1600万种产品,每种产品生产680亿个。这样大的容量可以将全球每年生产的谷物逐粒标识清楚。这意味着每类产品的每个单品都能分配一个标识身份的唯一电子代码。形象地说,给它们上了“户口”。
跟条形码相比,EPC的优势还不仅在超强的标识能力。同时,EPC系统射频标签与视频识读器之间是利用无线感应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因此可以进行无接触识别,“视线”所及,可以穿过水、油漆、木材甚至人体识别。EPC1秒钟可以识别50——150件物品。
EPC应用的是芯片,它存储的信息量和信息类别是条形码无法企及的。未来EPC在标识产品的时候将要达到单品层次,如果制造商愿意,它还可以对物品的成分、工艺、生产日期、作业班组,甚至是作业环境进行描述。EPC以互联网为平台,能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这将是继条码技术之后,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结算、物流配送及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
EPC实际上是将RFID上网以实现全球物品信息的实时共享,这将是继条码技术后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结算、物流配送及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
EPC网络系统组成
一个完整的EPC工作系统由EPC标签、识读器、Savant服务器、Internet、ONS(对象名称解析服务)服务器、PML(实体标记语言)服务器以及众多的数据库组成。
在全球互联网的基础上,EPC通过管理软件系统、ONS和PML实现全球“实物互联”。Savant服务器的主要任务是数据校对、识读器Ð调、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和任务管理,它是EPC工作系统的中枢神¾,起着管理系统平台的作用。ONS给Savant系统指明存储产品有关信息的服务器,ONS发挥了关键的作用。PML则是描述产品信息的计算机语言。
在由EPC标签、解读器、Savant服务器、Internet、ONS服务器、PML服务器以及众多数据库组成的EPC网络结构当中,解读器读出的EPC只是一个信息参考(指针),该信息¾过网络,传到ONS服务器,找到该EPC对应的IP地址并获取该地址中存放的相关的物品信息。而采用分布式Savant软件系统处理和管理由解读器读取的一连串EPC信息,Savant将EPC传给ONS,ONS指示Savant到一个保存着产品文件的PML服务器查找,该文件可由Savant复制,因而文件中的产品信息就能传到供应链上。
EPC是RFID的一种完整思想体系
EPC至少包括:(1)产品编码;(2)空中接口Ð议;(3)物品网络检索结构三种关键技术。EPC是一门十分完整的RFID应用体系。与之并行并在应用上赫赫有名的技术还有NFC,但是NFC几乎只有空中接口Ð议,而不含有产品编码和网络检索。EPC用于物品是物流所需要的,而NFC用于人的证卡票券,一般不用于物流。
只有特定的建立在网络后台管理基础上、成本低的RFID标签才适合EPC系统,ISO18000-6b的超高频标签以及读写器是EPC硬件的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