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人们都可以非常方便地根据需要获取它。通过对数据间关联关系的分析、处理,最终帮助人们对世界事物间无所不在的联系形成丰富而深刻的认识,形成解决各类难题的智慧。
此外,随着统一的中国物联网核心网络体系的建成,也将为另外两种局域网意义上的物联网产业实践:“智慧尘埃”和基于EPCglobal标准的RFID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智慧尘埃”可以通过各类局域网技术,把一个相对不大的区域内的各种数据源设备连接起来,形成组设备,从而更加合理地使用通信资源,进行现场管理。RFID所实现的是对所有物品的静态数据的采集,同样,它将成为统一物联网体系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统一物联网的建成与运行,这两种物联网产业实践也将随之大放异彩。
具有文明演进意义和普世价值
我们用一个生物学实验来进一步说明,物联网这一新的信息化技术应用浪潮的出现所具有的文明意义。
一个关于蚂蚁的实验:
(实验环境)我们做一个2米见方的木箱,底部铺满泥土和木屑。
第一步:放入数百只蚂蚁在木箱中,结果呈现:每只蚂蚁都漫无目的、无序化地在木箱中爬来爬去,从这里衔上一点泥土到另一处放下,再从临近处衔起一点泥土到又一处地方放下,如此杂乱无章、盲目、无休止的爬来爬去。
第二步:放入数千只蚂蚁在木箱中,令人惊奇的事情出现:一只蚂蚁衔起一点泥土放到某处后,恰好另外一只蚂蚁把衔起的泥土放在这个泥土之上,第三只蚂蚁再把衔起的泥土放上,这三个小泥团组成了一个小小的柱状物,整个蚁群因这个柱状物的出现而陷入莫名的兴奋,它们迅速地分成无数的小组,开始拼命地搭建相同的小柱子。小柱子搭建到一定的高度后,蚂蚁小组会停下来,在相邻的合适距离处,搭建另一个小柱子,待到两根柱子同样高时,蚂蚁小组接下来会合力用一个拱券把相邻的两个小柱子连接起来,由拱券连接起来的两个小柱子,就是一个更大的智慧体——蚁穴的建筑单元。
第三步:整个蚁群建筑了足够数量的蚁穴建筑单元后,它们开始合力搭建蚁穴的宏伟工程。毫无疑问,蚁穴是一个展现了高度智慧的建筑结构。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在数百只蚂蚁的情况下,蚁群无所作为,在数千只蚂蚁的情况下,蚁群即获得了工程总承包商一样的智慧,它说明了生物种群集聚、庞大到某个临界点就会产生智慧。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化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普遍以区域社会的形式存在,当然也就生成了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和文明。航海业的发展使人类开始大规模彼此靠近,始于上世纪下半叶的通讯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几乎是把整个人类社会置于一个虚拟的大房间,人类社会彼此连接,使其整体化规模密度突破了一个新的临界值,我们有理由相信,和蚁群一样,人类将面临一次全新水平的智慧生成阶段。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无数由0和1组成的数据海洋,毫无疑问,它理应成为人类相互交流的世界语言。只是令我们遗憾的是,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数据,都依赖它所生成、运行和管理它的专门化系统,一旦离开这个系统,它就变成了谁也无法识别的信息垃圾。数据的“泛在集合”正是要给这个庞大海洋中的每一个数据穿上统一的制服,给出惟一的属性标识,而实现人们对它们的普遍相认。“泛在聚合”后的数据海洋,将成为人类认知周边世界的一种新的通用语言,它将人类带入一个“智慧大爆炸”的时代。
所以,数据“泛在聚合”意义上的物联网的出现,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历史进程,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将是一件意味深长的重大事情。
页次: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