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别人电话或私谈中的只言片语,就忍不住去想象完整的故事,这是人之常情。正因为信息不全,才更让人好奇,想知道没有听见的那个部分。早年曾见杂志文章,有人的消遣之一,就是没事儿时在街上闲逛,听听飘过来的路人的只言片语,自己加以点缀联想,变成完整的故事。想想那还真是挺有趣的娱乐方式。不过,若是无意中听见的只言片语让你劳神费力、放心不下,那就是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的问题了。秋枫和曹雨听见的内容,都与她们本人无关,而且还都是人家刻意压低声音说的。别人并没有大声嚷嚷,导致她们无法捂上耳朵。去偷听同事不想张扬的事情,本身已经不太合适,那些不相干的东西,知道得多了,不一定是什么好事。职场中,如果真想多知道些东西,可以下工夫去了解自己、了解所在的小环境和大环境、了解与自己的发展关系密切的人,这些,远比去刺探他人的私生活或者不想被公开的背后议论,回报大得多了。
秋枫若想了解同事的感情生活,其实最简单的是吃饭闲谈时问问。如果别人拒绝回答,那么就不必再追问。整天说跟我要好,竟然瞒着我……这样的想法,根本忽略了别人和自己的界限。在对待别人的过去或隐私方面,曾见过网上自述中有相当出色的处理:丈夫问妻子是否想知道他过去的情史,妻子温柔地说:我想知道的话会问你;你不想说的,我就不想知道。夫妻之间尚且能做到如此,何况同事。曹雨在发觉偷听到的内容与自己无关后,本来事情可以就此打住。她非要揣测是否在说另一同事,并跑去向该同事求证,这怎么看都是给自己找麻烦的不必要举动。后来一个多月的惴惴不安,算是她为自己的多余举动所付的代价吧。秋枫与曹雨的相同处在于,两人听到片段内容后,都有强烈的先入为主:秋枫认定同事在说本人的感情;曹雨认定同事议论的一定是某某。如果不那么快地把想象当成现实,她们能多问自己一句:除了我想的这一种,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性?跳出了先入为主的窠臼,会有助于她们避免不必要的下一步行动。
说起来,在办公室里会有意无意听到很多。怎么应对,则看自己。这是对外界信息的管理,也是对自身专注力的管理。如果有人大声喧哗,导致你被迫聆听,那么,能提出抗议能制止对方的,尽管去提;实在不便说的,可以当成耳边风。毕竟,时间如此宝贵,生命如此短暂,单是把重要的事情做好,时间都还不一定够用,如能有闲暇,无论是规划一下自己的下一步发展,还是学点儿有用的东西,或者好好休息、享受一把完全放松的感觉,都是很好的。那么宝贵的时间,用来琢磨别人的私事儿或话里的隐含意思,实在太奢侈了。也许有人会好奇,这两个案例里,刚好说的事儿都与听的人无关。如果有关呢?如果就是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呢?那怎么放下?
我始终相信,如果自己有重心和主线,那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自然放得下。不招人嫉是庸才,哪个背后无人说。真的是被人议论了,不妨想想那则老笑话,也可以说是一个老寓言:有父子俩赶着驴到集市上去卖。结果被路人议论了一路。他们牵着驴走,有人说他们傻,有坐骑都不骑。于是父亲骑到驴上,这时有人说他不爱惜儿子。让儿子骑驴,又有人说儿子不孝顺。两人都骑到驴上,又有人说他们不爱惜驴。父子俩只好抬着驴走了。所以,在信息本来已经超载的时代,听不听闲话,首先要自己选择。即便真有闲话说到自己,那也没有太多好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就好。自己的路走向哪里,怎么走好,永远比别人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重要百倍。
当然我们自己也要尽量做到不要去议论、传播人家的事,通常这样的人也是不招人喜欢的,所以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我们最好不要去理会人家的八卦,专心做自己的事才是你应该做的。
页次: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