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至22日,市运管处主办了今年第二期交通物流专题培训班,我市部分交通物流重点联系企业负责人参加。管理部门邀请到了来自高校、银监、银行和租赁公司的业内人士登台授课。而随后由市交通委联合市银监局开展的“银企对接会”则为交通物流企业和银行搭建了交流平台,各个银行介绍了推出的针对交通物流企业的产品,交通物流企业向银行咨询企业经营中碰到的与融资相关的问题,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一位参加活动的物流企业负责人说,此次培训谈到的这条物流金融之路,破解了企业目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为今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可以选择的道路。在2天的培训及对接会上,物流金融和物流企业融资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现状
物流企业转型中遭遇资金瓶颈
近年来,我市立足港口和开放优势,着力提升以港口物流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实现了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以港口物流为引领,制造业物流、保税物流、城乡配送物流等为配套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据不完全统计,宁波每4人中就有1人从事与物流相关的工作,实际从事物流相关业务的企业超过6000家,个体户3.6万户,其中A级物流企业140家,世界排名前20位的船公司和四大国际快递公司等均已落户宁波,并形成了一批物流企业总部和跨国公司的职能型分支机构。
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从另外一些角度看,市运管处副处长钟敏鸣说,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目前,我市的物流企业在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是成本不断上升,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劳动力、土地、油价等要素使各种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内、外部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交通物流企业日子不好过;其次,企业融资难度高。交通物流行业是轻资产行业,企业难以获得足够额度的贷款,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仍是以内源融资为主,且受银行银根紧缩及下半年来“钱荒”影响,融资难度和成本进一步加大;第三,目前我市物流企业由于生产模式单一,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运输、仓储、装卸等单一的业务,供应链、物流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的运营能力不足,物流企业多而不强。
●环境
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正在改变
在培训中,“物流金融”这个概念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宁波工程学院的梁军教授系统地向大家介绍:物流金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指在物流运营过程中,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运用金融工具使物流产生的价值得以增值的融资和结算的服务活动。
融资一直是中小交通物流企业的难题和困惑。在培训班上,市银监局相关人士也表示,目前,我市多数物流企业规模都不是很大,而对于这样的中小微企业,由于其自身约束力不强,易产生财务数据失真、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实力有限等问题,导致部分小微企业仍存在融资难问题。
市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此,从国家到我市的银监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两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做得突出的银行给予市场准入方面的优惠,鼓励银行实施包括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在内的多种手段,对小微企业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我市专门针对中小交通物流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建设已经渐成气候。截至9月末,我市各银行业机构通过重新整合资源,梳理内部架构,建立各类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或平台近400个,进一步方便了小微企业进行各类融资。
同时,我市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也不断翻新,目前,辖内非抵质押类小微企业授信产品近250个,较年初增加了20个。在对接会上,临商银行、通商银行、建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拿出了为交通物流企业量身定制的专属金融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