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物流园区 |
2012-11-30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天津港保税物流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于2004年8月16日设立。园区位于保税区东北侧,面积1.5平方公里,该物流园区的外沿距离港口海岸线仅700米,紧邻东部集装箱码头和滚装船码头。园区于2005年3月30日经国家六部委验收组验收通过,同年5月11日开始封关试运行。2006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开始生效,园区也同时进入正式运作阶段。保税区海关以建设“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为目标,不断改善通关环境,拓展园区功能,创新海关监管模式,提高物流周转速度。区内企业由最初的13家增加到目前的33家,注册资本达8000万美元,总仓储面积超过25万平方米。物流辐射北京、天津、河北、苏州、常州、上海、杭州、深圳等省市,新加坡锦佳、叶水福、瑞士名门、川崎振华、东方海外等一批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落户园区。
1.运作情况
截止至2006年底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进出区货物总值,分别为202亿元、254亿元,主要货类涉及汽车、手机配件、液晶显示板、彩电套料、精纺毛料、轮胎、钢材等。目前,天津保税物流园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海关的便捷通关措施,吸引了三星电子、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物流供应商落户,物流辐射范围涵盖世界众多国家和国内绝大部分省市。2009年园区分拨货物总货重5.19万吨,总货值8.7亿美元,同时其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物流基地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逐渐显现。
2.创新特色
园区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是因为其在运营、政策及服务上的大胆创新,具体体现如下:
(1)运营创新。由政府投资、统一规划、牵头开发,采取BOT(修建-营运-移交)的方式,选择合格的开发商,对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进行开发和建设。并由政府设立天津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对园区的开发建设以及区内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督和管理。赢利模式是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和低廉的土地价格,吸引大量物流服务企业入区投资建厂,开展业务。入区企业除了自建厂房,还可以向管理委员会租赁库房、堆场、车间等基础设施。一方面可以通过园区土地增值,园区企业从中受益,经营管理者将可以提高其仓库、堆场等基础设施的租金收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区内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如信息、招聘、培训等,获得相应的收入。
(2)政策创新。保税物流园区享受只有自由贸易区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境外货物进入园区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货物进入园区给予退税,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和加工贸易“境外一日游”现象。
在海关和港口集团的支持下,实现了货物从港口到园区的直提直放,减少了货物存放时间和报关层次,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园区企业国际中转业务大幅上升,天津保税物流园区推出了加快通关速度和完善出口退税的一系列举措。同时,投入300多万元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电子化通关、电子化监控,通关数据一次录入、多次使用、信息共享。对进出区货物采取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构建了通关便捷、服务完善、管理规范有效的海关监管平台,营造了大口岸、大通关、大辐射的现代物流发展环境。
根据国家规定,保税物流园区享受保税区相关政策,即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设备、物资等,园区企业为开展物流业务所需的机器、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管理设备及其维修用零配件等,办公用品等予以免税;在进出口税收方面,国内货物进入园区视同出口,办理报关手续,实行退税;园区货物内销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货物按实际状态征税;在园区内部或在园区和境外之间进行的贸易可免税,也无需进出口许可证。
对国内外投资者来说,在保税物流园区除获得保税区的所有传统免税优惠,以及通常只有自由贸易区才能享受的出口退税政策。货物一旦从国内到园区,出口商即有权申请退税,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方式,这是园区最吸引加工贸易的政策。
(3)服务创新,即区港联动提供全方位功能服务。物流园区充分利用港口的航运、停泊、装卸等业务优势,实现一体化运作。例如,将港口功能引入物流园区,在中转集拼方面,可以对中转集装箱进行拆、拼箱,改变了以往在港区只能整箱进出的状况,实现了集装箱综合处理以货物分拨、分销、配送等业务的连动,使园区成为支线箱源和国际中转箱源的集散地。物流园区实行封闭管理,专门发展仓储和物流产业,同时兼有加工贸易业务,使园区既有仓储物流功能,也有生产加工功能,甚至有商品展示功能,使物流功能得到了很大提升。
3.经验教训
天津保税物流园区经过这几年的开拓创新及不断发展,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有了如下的一些经验教训:
(1)园区物流业务需求量小,尚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园区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园区物流企业的现状与未来,而园区物流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要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物流量。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园区目前的物流量还未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园区内现有的主要物流企业业务量仍不饱满。这种状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工商企业、跨国公司本身缺乏对园区物流的需求,而是由于园区物流企业的专业水平、提供能力、运作质量及其竞争力等还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2)物流服务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园区管委会及所属机构虽然在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服务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但从总体上看,与物流相关的服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保税物流园区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保税物流园区物流业的发展。
(3)园区内外的物流网络缺乏有效衔接。在吸引新的物流企业进入园区的过程中,大多数园区没有注意使园区内的物流网络与区外的物流网络以及腹地的物流网络很好相互对接,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
(4)园区内设施条件仍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要,比如现代物流业要求的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具有社会性质的综合物流系统等还没有很好地形成。
(5)园区内企业的同质性比较强。目前园区内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均包括:供应链设计、全程物流承运、仓储安排等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以及保税物流园区企业间的贸易及贸易代理、国际国内集装箱中转及拆拼装箱业务、保税物流园区仓储物流等等。企业核心业务不突出,没有形成分工合作的现象,园区内几乎所有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是一致的,应该说还没有形成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现象。
4.发展思路
天津保税物流园区未来的发展思路将是,以发展兼具综合化和专业化的物流园区为方向,以区港联动为发展依托,通过加强园区内产业集群和第四方物流的形成来促进园区的服务整合,最终使得园区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 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版权所有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