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津而言,“综合改革创新区”是2014年的一个热词,虽然很多人对这个名称十分陌生,但对于去年呼声很高的天津申报“自贸区”事件一定了解。据消息称,天津自贸区的申请并没有像滨海新区区长认为的那样“一路绿灯”,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综合改革创新区”,而自贸区究竟如何“变脸”为综合改革创新区的呢?它们之间又有何种关联?
自贸区“变脸”综合改革创新区横空出世
天津对自贸区的建设,可谓绸缪已久。2007年12月,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一期封关后,天津就将自由贸易港区作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上议事日程。历经数年,天津一直在为此不懈的努力。2013年10月下旬,天津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表示,滨海新区已完成申报自贸区的文件,获批的希望很大。这一重磅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业内带来巨大的影响,似乎天津成为自贸区已经势在必得。但是, 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考察时带来了一个消息:天津上报申请自贸区的报告未获通过。国务院定位天津建立中国第一个综合改革创新区,享受并超过上海自贸区所有政策。综合改革创新区就这样在曲折中诞生了。可这综合改革创新区究竟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