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赵阳):23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公司和产业工人意义重大,然而美国人对于美中商业关系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呼吁国会采取互利共赢的贸易政策。在2012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在新一届任期内,能否改善对华经贸投资环境,减少贸易摩擦和争端?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是一个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拥有200多家在中国经商的美国会员公司。1月23日,美中贸易委员会发布了名为《中国与美国经济:推进共赢的贸易政策》报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国,中国市场对于美国公司至关重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傅强恩指出,美国民众对于美中商业关系的认识存在着许多误区,发布《中国与美国经济》报告就是要向美国民众呈现一个真实的美中商业关系,并敦促国会议员们认真对待双边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美国面临贸易逆差和失业率上升等问题的巨大压力,美国国内对美中经贸关系有着不同的声音,这份报告也希望对此做出一些说明:“美国在制造业,尤其是小商品、日用品生产上在退出,因为他们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是大势所趋,而且是美国的比较利益所在,他不得不继续放弃制造业,不得不依赖国外进口。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得应对失业问题,这是一个矛盾之处。这个矛盾性本身表现出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看法的混乱,这是一个两面性的问题,说起来就有不同的观点。美中贸易委员会谈这个问题时,是站在贸易的角度上。我觉得它还是在对当前美中贸易之间出现的摩擦,以及一些不同的观点做出说明,以利于平息或者稳定他们国内的经济以及政策。”
中美经贸摩擦长期存在。去年,两国在贸易方面的摩擦不断升级,涉及光伏、钢材、汽车等多个产业。袁钢明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他说:“因为去年又出现了美国经济的‘二次探底’或者叫‘二次衰退’,它本来在前两年、已经在金融危机后有所回升,去年又开始下落,出现失业率大幅上升。一些美国国内的评论家认为,这是由于贸易逆差冲击就业市场,他们就把失业的严重情况归结为与中国出口有关。美国因此采取了很多措施,不仅是贸易摩擦,还有投资摩擦,对美中关系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日前,奥巴马总统再次举行就职典礼。新一届美国政府是否会调整对华贸易政策,在2012年出现的两国经贸摩擦升级的状况能否得到改善,这个问题一直为业界广泛关注。袁钢明表示,新一届美国不会大幅调整对中国的贸易政策,两国经贸摩擦也将长期存在:“因为这是美国的一个严重的趋势性问题,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制造业出口已经没有优势,相反它进口中国的日用品是它的利益所在,它同时又会造成失业。在失业率高涨的时候,它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只要中国的出口继续发展,继续保持强劲的比较优势,美国政府就不得不面对这一局面,上升势头国家的竞争冲击是越来越大的,这是个客观趋势。美国不可能不采取一些对应的措施。即使竞选时间过去了,到了一个新的周期,奥巴马面临美国经济复苏困难、(贸易)逆差增大等等压力,特别是失业率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他还得采取这些做法。”
专家表示,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性并不会导致两国关系的恶化,因为贸易摩擦在各国之间广泛存在,这个问题可以在经济领域的一定规则范围内,通过磋商、谈判等方式得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