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在运输环节中采用RFID整托盘输运,一个托盘可以运输30件卷烟,而客户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是30件这样的整倍数。因此,为了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浙江中烟仓储的日常运行中存在着大量的拆拼托盘作业。随着卷烟调运量逐年递增,大量无序、混乱的拆拼托盘作业成为限制仓储运营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因而对拆拼托盘作业进行研究,建立一套高效的拆拼托盘作业模式非常必要。
限制因素分析
通过对传统拆拼托盘作业方式的分析,可以将限制因素归为以下3点:
——拆拼托盘作业耗时长:30件卷烟的拆拼托盘作业平均耗时8分钟,其中5分钟用于托盘重新组垛与关联操作,3分钟用于去各指定货位取烟。
——滞后现象:拆拼托盘作业是在出库单据开出后,并且装卸人员得知出库单信息后进行,使得一些车辆要等到多部作业车辆的拆拼托盘作业完成后,才能进行装车。
——作业混乱:装卸人员需要到处取烟进行拆拼托盘作业,且可能未按出库单要求在规定区域内取烟。
如何提高拆拼托盘作业效率也就是解决上述3点限制因素。而针对拆拼托盘作业耗时长的问题,我们可以总结为“信息获取不畅”和“缺少统一管理”两个关键要因。
构建新的作业模式
针对上述分析,我们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拆拼托盘作业模式,通过拆拼托盘区的设立以及相关的信息化辅助手段,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
在仓库一楼一定区域设立拆拼托盘区,存放一定数量的各品种卷烟,拆拼托盘作业就在该区域内完成。同时,成品仓储业务结合拆拼托盘区的设立进行了一定改变,以满足拆拼托盘区的运行,具体如下:
入库业务:非整托盘卷烟直接存放至一层的拆拼托盘区,整托盘卷烟根据安排存放至指定货位。
出库业务:运输任务中有需要进行拆拼托盘作业的卷烟直接从拆拼托盘区出,其它卷烟按指定货位出库。
补货:对拆拼托盘区内的各品种卷烟设置最低库存值,当相关品种卷烟库存低于最低库存值,WMS(仓储管理系统)自动触发转储业务,从其它货区转入一定数量的卷烟至拆拼托盘区。
转出:由业务人员指定,做转储业务从拆拼盘区转到其它货区,转出至其它货区的卷烟必须是单品牌整托盘。
拆拼托盘信息指引
运用信息化手段代替原先单据传递、人为判断的方式。具体来说,在拆拼盘区中安装触摸式电脑,WMS会按是否需要拆拼盘作业对任务进行过滤,将需要的作业显示在菜单中。装卸作业人员只需选择相应的作业内容,系统会显示出需要拆拼托盘作业所对应的车辆、涉及到的卷烟以及数量。
在日常的运作中,运输单的下发与实际装运有半天至一天左右的时间差,拆拼托盘区作业人员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前得知作业信息,并开始拆拼托盘作业,始终保持一定的提前量,有效减少了实际装运时等待拆拼托盘卷烟的时间。
与传统方式的比较及优势
新模式下的拆拼托盘作业优化了信息获取方式与内容,统一管理了非整托盘卷烟,与传统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5点优势:
——作业信息获取方式的改进。传统方式下,装卸人员必须等到作业车辆开始装卸并将单据交给自己后才能进行拆拼托盘作业,而在拆拼托盘作业模式建立后,信息的传递方式得以优化,装卸人员只需在触摸式电脑上操作就可查看当前需要完成的作业,从而充分利用作业人员的劳动力,提升作业效率。
——获取信息内容的完整。传统方式下,装卸人员获取的信息只是一张出库单,需自身加以判断是否需要拆拼托盘作业。在拆拼托盘作业模式建立后,装卸人员通过WMS获取的是已经过滤完成的信息,直接显示了所对应的车辆、涉及到的卷烟以及数量,避免了人为出错的可能。
——取烟方式的优化。传统方式下,装卸人员需要到各货区取烟进行拆拼托盘作业,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现在,通过拆拼托盘区的建立,所有需要进行拆拼托盘作业的卷烟直接从拆拼托盘区出,从而减少装卸人员在取烟环节上浪费的时间。
——作业区域的统一。传统方式下,装卸人员取烟后随意在仓库各处进行拆拼托盘作业,完成后还需告知装车人员,不然装车人员需花费时间找寻已关联好的卷烟。在新模式建立后,装车人员统一到拆拼托盘区取货,从而使整个涉及到拆拼托盘的装车作业有序、高效。
——零散卷烟(非整托盘卷烟)管理水平的提升。传统方式下,非整托盘卷烟也按照整托盘卷烟一样的管理方式,存放至仓库的各处。这样的方式,常常会人为增加拆拼托盘的作业量。新模式下,非整托盘卷烟在拆拼托盘区统一管理,其他货区只存放整托盘卷烟,有效提高了零散卷烟的管理水平。
通过拆拼托盘作业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浙江中烟拆拼托盘作业所需时间由原先的8分钟降低为5分钟,1万箱以下出库任务只需2人,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单车装车效率。同时,新模式的运用对于RFID托盘运输的高效、合理应用也是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