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接轨世界通道 |
2012-7-3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6月11日—12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第68届年会暨世界航空运输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航空公司、机场、飞机制造商、航空服务商的首席执行官及代表等1000余名与会嘉宾济济一堂,共谋全球民航发展大计。中国国航作为大会东道主协办了此次年会。中航集团总经理、国航董事长王昌顺当选大会主席。这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继2002年上海年会之后,第二次在中国召开年会。
中国航企利润占全球1/2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彦麟在峰会举办之前曾表示,目前全球航空业正面临油价高企、全球经济形势低迷、欧盟碳排放计划等诸多挑战。但在诸多挑战面前,中国航空业增长强劲,2011年中国航空公司利润达到全球航空业利润的二分之一,并以3亿旅客和576亿美元的行业收入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汤彦麟还表示,按照客运量标准,全球十大航空公司中有3家来自中国。目前,国际航协有19家中国成员航空公司,其中11家来自中国内地。“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选择在中国举办第68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年会暨世界航空运输峰会。”汤彦麟坦言。
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民航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始终把民航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取得了辉煌成就,航空安全形势总体平稳,运输总量持续较快增长,运输组织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30多年来,中国民航保持了年均17.9%的增长率,2009年起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系统,是全球增长最快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航空系统,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事业。
中国民航做好持续发展准备
马凯同时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航空业的优势将更加突出,所以,合作与交流将成为世界航空业的必然选择。而中国民航在坚持该目标的前提下一直在不断发展自我”这一点已经普遍被航空业界认可。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在会上透露,中国目前共拥有民用飞机2888架,其中客货运飞机1820架;每年运输总量已达5730亿公里,旅客运输量3亿人次,货运量达557万吨;北京首都机场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客运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成为世界第三大货运机场;中国共有航空运输企业47家、通用航空企业123家。李家祥表示,据目前统计和计划安排,“十二五”时期,中国民航仍将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1—2015年,中国将新建机场70座,改扩建101座,迁建16座。这5年间,每年将引进飞机300余架,至2015年,中国将新增飞机2000架,总数达4700架左右。最后,李家祥坦言,目前中国民航业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于整体发展趋势、关键人才缺乏等问题,希望国际航空业界人士继续帮助中国民航改进。
此外,国际航协理事长汤彦麟还在大会上向国航王昌顺董事长颁发了Fast Travel(便捷旅行)项目金奖,以表彰国航作为北亚首家、中国唯一一家在首都机场T3候机楼实现全流程自助服务,达到国际航协项目标准的航空公司。
航空服务向国际化靠拢
航空发展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都是此次峰会上讨论的话题。这其间,中国航企的动向也备受关注。
据了解,航空运输业的IT供应商全球航空电讯集团(SITA)在6月11日当天宣布,全球领先的追踪丢失和处理不当行李的自动服务系统——World Tracer全球行李查询系统推出中文版。该查询系统此前已在中国市场应用,助力航空业的发展。中文版推出之后,将大幅缩短中国航空公司、地勤服务公司和在华外国航空公司行李工作人员的培训时间。
SITA亚太区总裁Ilya Gutlin表示:“中国航空客运量激增,航空公司、地勤服务公司和机场需尽力以简便易行的方式提供遍及全球的服务。虽然全球航空业的通用语言为英文,但SITA认为中国市场需要汉化的World Tracer全球行李查询系统,此举也将有助于加快这一系统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迅速普及。World Tracer全球行李查询系统是一种社区服务,使用这一服务的航空公司数量越多,SITA在全球提供行李追踪的服务质量越高。SITA中国研发中心对系统进行汉化后,World Tracer全球行李查询系统可使用中文进行查询。”
全球已有450多家航空公司和地勤服务公司采用World Tracer全球行李查询系统整理核对丢失行李的报告,并提供来自世界各地100多个机场确切位置的最新信息。据国际航协的预测,对比2010年,2015年时,全球航空客运量将新增8.77亿人次,其中有2.12亿人次的旅行将与中国航线相关,因此中国市场急需行之有效的行李管理跟踪系统,以期与全球行李的管理水平保持一致。World Tracer全球行李查询系统旅客服务界面的语言共有12种(包括中文),工作人员界面和相关资料的语言为英文和中文。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 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版权所有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