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内河船型尺度化?解释起来可能要花不少篇幅,但是船型尺度化8年以来,重庆众多尝到甜头的船企给出的简朴解释就是尺度化之后省油、省钱、省人工还高效率。全海内河船型尺度化总结推进会本日在重庆召开,会议上除了总结经验的各路官员,还有多家船企现身说法,分享他们享受到的尺度化实惠。
腾龙换鸟 重庆水运8年起飞
水路货运量涨了6.2倍、港口吞吐量涨了6倍、货物周转量涨了11倍,这些显眼的数字是2011年和2003年的对比,这些变化的最大源头就是内河船型尺度化工作的启动。
记者了解到,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淘汰各类非尺度船舶3000余艘,大型化、专业化、尺度化船舶占主导地位,干散货、集装箱等船舶均以5000吨级为主力船型,全市10万吨以上运力的企业发展到10家,货运船舶均匀吨位全海内河第一,长江干线货船均匀吨位达到1800吨;水上普通客船向豪华邮轮转型,促进了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的形成。
“船型尺度化,重庆的一大动力就是三峡船闸的‘提前爆满’。”市交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峡船闸的运能提前达到负荷,过船闸时间逐渐加长,对于重庆的水运产生了巨大压力,鼎力开展船型尺度化,淘汰了良多划子,用更符合运营的船型来代替,极大地进步了船舶在船闸的通行效率。2011年,三峡船闸每闸次的通过量达9705吨,是2003年每闸次3140吨的3.1倍。
各种省钱 各种高效率
8年来重庆水运的各种宏观数据爆发式增长,在数字背后,众多处在一线的船企会有哪种感慨感染呢?带着疑问记者在会上采访了重庆多家大型水运企业的负责人。“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犹豫,由于资金压力大啊。”重庆轮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利坦言,刚刚开始搞船型尺度化的时候,因为旧船还在,再去造新船有点吃不消。不外在政府的各种搀扶下,船企开始逐步加大换船力度。陈利告诉记者,除了在换船的时候有补贴,主管部分还拿出4000万作为船企的担保资金。如今尺度化船舶逐渐增多的轮船有限公司通过新船每年可比以前节约数千万的资金。
船型尺度化后到底省钱在哪里?
新金航船务的总经理马之林这样给记者举了一些例子。首先新船吨位普遍比以前大,但是因为技术提高前辈了,职员没有增加,这就节约了人工费。另外新船因为动力结构更为优化,所以能耗也比以前低。有的新船因为采用新型强化钢材建造,节省了钢材的自重转化为了船的载重,也进步了效率。除了自身的变化,新船因为吨位大运量足,在沿江的各个港口可减少港口的装载时间,也是大受欢迎。就是在这些因素的叠加下,内河船型尺度化在惠及众多船企的同时,也加快了重庆水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