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享、联盟”成为航运业破解困局、稳健发展的新思路,地方航运企业“过冬”之道,就是组建联盟,驱寒取暖。
记者 欧 莉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低速增长,航运“严冬”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9月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2”上,向航运界发出“联合自强”的倡议,鼓励行业间、上下游企业间深化合作。“合作、共享、联盟”成为中国航运业破解困局、稳健发展的新思路。
12月2日,由大连海事大学倡议,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海运)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多家地方航运企业组建的山东海运联盟(海运联盟)在青岛成立。业内人士表示,在严峻的航运市场情况下,航运企业组建联盟,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减少重复投资,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总体效率。
结构转型促联盟成立
在谈及海运联盟发起的背景时,海运联盟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航运业未来将经历一个长期低增长时期,与以往相比,此次是一次深刻的结构性转型,需要用新思维去推进航运业发展的新模式,联盟或合作将成为当今航运市场的创新产物和未来发展的趋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局长宋德星在谈到水运业转方式调结构时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要渡过当前难关,最关键的主体还是企业”,鼓励航运企业走“里面重组,外面联合”之路。
成立海运联盟也是航运界加强合作,共摊风险的一种尝试。海运联盟的成立是应各方倡议,得到各方支持,并经过充分论证研究的,主发起单位是山东海运。
坐拥全国1/6海岸线的山东,海洋运力却只有全国的6%,“港强航弱”一直是山东蓝色经济的软肋。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一直鼓励地区海运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和联营,优势互补,做大做强,发挥规模效益。业内一人士指出,山东海运作为山东省海运支柱企业,承担着振兴山东海运产业的重任,海运联盟则承载着地方航运企业共克时艰、共赢发展的梦想。
据记者了解,海运联盟组建和经营的出发点是要占据一个有利的市场地位,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成为一个具有合理的规模、一流的服务、较低的成本的现代化航运联营体。而山东省国资委一直倡导把商业模式创新作为航运企业未来几年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努力培育这些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海运联盟的关联性较强,有利于带动相关航运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航运界内有关人士表示,航运业在2010年短暂回暖后,去年起又进入了一个持续的寒冬期,货物运输需求持续疲软,甚至一度出现航运企业倒贴钱为货主运货的事件。“海运联盟的成立,有利于避免这种恶性竞争,以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达到抱团取暖的目的。这种现代航运商业模式创新对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有重要意义。”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