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全新海运合作模式
大连海事大学航运发展研究院表示,经过充分论证研究,海运联盟是一种“航运商业模式创新”,符合航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律,符合商业模式创新的要求。大连海事大学副校长潘新祥解释,海运联盟是联合多家志同道合的地方航运企业,以委托经营、期租或融资租赁等多种经营形式,将联盟成员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船舶或者同一船型的船队纳入联盟旗下,组建联合经营体进行统一经营,实现联盟成员的资源优化配置、成本控制和抗风险能力最佳化,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
这种全新合作模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战略思路新颖。海运联盟在船队建设、经营战略上加强合作,以抱团取暖的方式,达到资源共享,实现健康、平稳、有序发展;在风险防范上强化合作,实现安全防范,除建立自身的预警体系外,还加强与外部的合作,分享海运的联盟效应。
服务方式全面。海运联盟采取“船队规模经营+航运金融服务”的运作模式,通过打造专业高效的经营团队和运作平台,为联盟企业成员提供包括船舶经营、船舶管理、融资租赁和航运金融担保等各项超值航运业务服务,采用不同经营模式以及各经营模式组合的预制方案,满足各联盟成员企业差异化的入盟需求和经营目标。
经营定位专业。海运联盟不做单一船型,而以干散货船为主,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具备大小灵便型、超大灵便型、巴拿马型和好望角型等各种船型的船队,以控制运力的规模经营效应为基础,并逐步参与相关船型的市场化管理和专业化经营。
海运联盟的经营并不局限于航运市场,还将通过推进与国内外知名大型铁矿石企业、煤炭企业和粮食企业等资源类货源单位的战略合作,延伸航运物流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提高联盟的市场话语权,保障联盟的经营效益。
管理服务多样。海运联盟是由多家地方航运企业组成的具有船队规模的经营合作组织。作为统一经营平台,海运联盟对加盟成员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提供多种服务模式:一是委托管理服务,代表委托人进行日常商务服务;二是商业管理服务,代表委托人进行船舶经营(租船揽货、商务调度、保险)和船舶管理(技术管理、船员管理)等服务;三是综合管理服务,代表原船东执行包干经营管理的综合服务。
山东海运总经理张卫国表示,海运联盟制度模式参照航运业的惯例,相关章程和协议也均参照成熟的波罗的海航运公会范本制作。他指出,海运联盟将对欲加盟的航运企业进行选择,并制定退出机制,所有联盟成员必须遵守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另据山东海运相关人士表示,加盟的航运企业并不仅限于山东,这是面向全国开放的联合经营平台,外省市地方航运企业亦可加入。
山东海运扛起联盟重任
山东海运是海运联盟的主发起人,也是实践海运联盟发展新思路的发轫者。作为山东航运的龙头企业,成立之初就肩负着振兴山东航运、助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历史使命。业内人士指出,山东海运在业内构建独具特色的商业模式,对整个航运业固本强基有一定的可借鉴性。
发起成立海运联盟,山东海运优势颇为明显,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本为30亿元。山东海运由山东省政府批准,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山东省国有资产控股公司、山东交运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国企背景增强了其市场信服感。据悉,主要股东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的背后又有山东高速集团、山东钢铁集团、兖矿集团、新汶矿业集团、日照港集团等6家大股东,均为中国知名矿石和钢铁贸易商,为其自身和联盟企业提供了充裕的货源。
山东海运成立于2010年四季度,当时正是中国航运业由盛至衰的重要转折点,因此业内部分人士认为其入市的机会并不好。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全球海运市场处于低谷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船价下跌的可能性和空间都不会太大,低价购船意味着低成本运营,投资风险小,且资产增值空间较大。“山东海运选择了一个较好的时机进入航运市场,低成本入市,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说是轻装入市,使其经营战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所以在这两年大部分航运企业都在成本线以下运营时,山东海运还能保持经营业绩持平。”一业内人士评述。
既有坚实的投融资平台,又有大企业集团提供的货源支持以及相关海运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支持,相关媒体资料显示,山东海运经过近两年的发展,目前自有和控制运力已达到百万载重吨。“这种高效率、低风险规模船队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市场议价能力,易取得项目运输合同。可以说山东海运拥有一支专业化的船舶经营和管理团队,该团队也是海运联盟未来运营和发展的主力。”上述人士指出。
“船队规模经营+航运金融服务”的运作模式是山东海运运作模式的一种延伸。山东海运一直坚持订、购、租船进度与融资进度相匹配的原则,推进船舶融资。“航运金融服务与船舶规模效应这种双轮模式在企业内部已经成功实施,给海运联盟的运作提供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有利于协助各成员形成更好的船舶投融资和航运资本收益。”
页次: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