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银行业支持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创新 |
2012-8-14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根据这个目标,上海银行业逐步建立起航运金融组织,并在港口融资、船舶与飞机抵押贷款、航运资金结算、贸易融资等各领域进行了尝试和创新。
截至2011年末,航运授信总额为1961.39亿元,客户总数为1141家,同比增长46.85%,贷款总额达到640.32亿元。航运行业划分为水上运输工具、港口及航道设备、航运物流及仓储、船舶制造,其中航运物流及仓储的授信额最大,达到713.21亿元,占36.36%。
港口融资的创新
多家银行相继成立专门部门支持航运金融。交通银行将中船、中海、上港等大型航运企业列为直管客户并重点维护,利用国际化、综合化优势,牵头协调境内分行与海外行以及与交银租赁、交银国信、交银国际等子公司之间的合作,利用总部在上海的优势,成立航运金融部并制定直管客户名单,对接航运总部企业,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交行上海市分行参与“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融资助贷子平台”建设,为保税区内注册的SPV公司、航运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吸引航运企业到综保区注册,与其他三家参与银行组成银团,主动提供融资、租赁等服务;与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浦东新区航运服务办公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航运金融建设,研究创新船舶融资方式,拓宽航运金融服务的对象,适时调整对中小航运企业的融资优惠措施,拓宽港口和航运企业融资渠道。浦发银行也成立了航运金融部。建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远东国际租赁、广发期货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金融研究所”,并成立了与之配套的航运业务团队等任务型团队。
交通银行推出“码头泊位租赁”业务,以港口公司已投入运营的码头泊位、水工结构为租赁物,采取售后回租模式,将上述资产售卖给融资租赁公司,再从融资租赁公司租回继续使用。通过此模式,港口公司在不影响码头运营的前提下盘活固定资产,获取资金以满足项目后续建设和流动资金所需。该业务在租赁物的选择上,突破以往港口机械设备的局限,以占比大的码头资产为标的物,拓宽了港口公司融资渠道。
上海银行推出本外币一体化定价机制,部分业务可接受亏损的报价,加大了本外币融资支持力度,依托专门的利润划转与协调机制,积极促进了港口融资的本外币联动发展。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密切关注港口类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包括绿色港口、港口第三方监管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以增强港口的核心竞争能力。
船舶与飞机融资的创新
交通银行在船舶经营性租赁、船舶预付款跨境融资、飞机境外SPV租赁等方面开展了创新。“飞机境外SPV租赁”帮助客户解决了低成本融资的问题,提高航空企业市场竞争力。“船舶经营性租赁”租金不覆盖全部船舶价值,属于完全的表外融资,为客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融资安排。
浦发银行的“船舶融资”业务,是由运营中的船舶作为抵押物,将船舶运营收入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的长期贷款,推进国内航运企业扩大运能,并对船舶融资资产进行长期过程化管理。
工行上海市分行为注册在保税区内的SPV提供船舶融资,在融资渠道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解决了注册在保税区内SPV的船舶融资需求,扫清了企业融资障碍,吸引更多的企业注册到保税区内。如为海汇(天津)租赁有限公司安排了3250万美元的应收租赁款保理。
页次:1/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 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版权所有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中国冷链物流网](http://www.cclcn.com/img/logo.jp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