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救助政策挽救航运业 |
2012-8-23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航运业正在迎来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不景气的市场图景。年报显示,海皇东方、马士基、中国远洋、中海集运等知名航运公司,业绩明显下滑,亏损严重 。针对上述态势,据悉,交通运输部救助政策《关于促进我国国际海运业平稳有序发展的通知》已经出台,明确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执行运价备案制度,禁止国际航运企业、无船承运企业以“零运价”、“负运价”揽业务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我国12家航运上市公司2012年一季度共亏损50.2亿元,而2011年同期仅亏损2.8亿元。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称,目前航运业呈现“需求放缓、运力过剩、成本上涨、运价下降、亏损扩大”的总体态势。
“很多航线的运价都收不回运输成本。”此前中国外运长航南京长江油运公司总经理余俊也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航线是严重的货少船多,航运、承运企业只能采取低运价揽货。但“零运价”并不等于实际运费就为零,货物一般会采取到目的港收费(即收货方付款)或大幅提高附加费用,来弥补船公司、承运企业的运价收入。
目前市场中“零、负运价”主要集中在日韩等短途航线上,欧美航线往往走成千上万标准箱的大船,日本航线都是小船,船本身造价成本低,就造成了运力过剩现象,导致竞争激烈。
记者调查发现,前几年国际航运市场炙手可热,吸引大量资本进入,引发轮番造船热潮,导致当今需求放缓、运价下滑,运力增速却保持高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原计划2009年、2010年交付的新船被推迟到2011年及以后交付,加剧了航运市场供需失衡局面。
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2年4月初,从事国内沿海运输的万吨以上干散货船共计1550艘4553万载重吨,比2011年底净增50艘266万载重吨,运力净增6.2%。国际知名海运咨询机构德鲁里预测,2012年全世界海运物流总量将比2011年增长8.1%,但船舶承运能力比去年增长12.5%。
专家认为,目前,航运业在干散货、油轮、国内沿海运输三个方面都受制于运力过剩,若下半年国内需求仍没有大的改善,沿海运输市场仍将艰难,小型船企将面临严峻生存考验。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 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版权所有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