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业快速发展 货物吞吐世界第一 |
2012-8-28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示范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全线禁航水泥质船的目标,4万余艘挂桨机船和水泥质船平稳退出市场,待闸船舶数量减少70%,过闸船舶平均吨位提高50%,船闸货物通过量提高50%,船舶航速提高20%,船舶营运效率提高30%,水上事故下降40%,综合效果明显。
水路运输组织结构也进一步优化。我国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液体散货等专业化运输迅猛发展,江海沟通、干支直达运输网络加快形成,水运物流体系加快发展,运输服务领域和范围不断拓宽,多式联运得到进一步发展。
内河水运发展迈上新台阶
10年来内河水运建设投资额增加了近9倍。截至2011年,全国内河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千吨级)里程近1万公里。
10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内河水运发展,全面实施了《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重点加强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拓展内河港口功能,推广标准化船型,发展智能航运,不断加快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设。
我国初步形成了“两横一纵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络,长江、京杭运河已分别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最繁忙的通航河流和人工运河,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顺利完成,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01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建立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将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内河水运发展全面加速。
国际海事影响力日益提升
我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活动,在双边、多边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维护了我国国家主权和利益,较好地完成了履约国的义务,树立了海运大国的良好形象。
从1989年始,我国已连续12届当选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当前,我国已经与68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政府间双边海运或河运协定。
同时,我国还积极履行国际公约,多次在周边海域实施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派遣军舰参与国际护航,打击海盗,为维护重要国际海运通道的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提升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海洋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页次:2/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 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版权所有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