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运长航集团重组的近五年时间里,旗下业务板块整合迟迟未见突破,而航运业又陷入低迷,导致长航集团2011年和2012年连续两年巨额亏损。面对严峻形势,长航集团新领导层临危受命,寻求“弯道超越”。
2006年,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为了避免沦为其他央企的子公司,2008年7月,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外运集团)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长航集团)宣布重组整合,成立中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中外运长航集团)。两家央企的重组得到国资委批准,但是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重组整合却迟迟未见突破,而航运业又陷入低迷,长航系主要上市公司因连续巨亏面临退市风险。面对内忧外患,长航集团寻求改革调整,提出自救解困,期待最终能够实现“弯道超越”。
盈利能力弱化
长航集团以提供航运服务为主业,主要经营煤炭、矿石、建材、非金属矿、钢铁等干散货、石油、集装箱、液化气、商品车滚装、沥青等运输服务,初步形成以长江为基础,以江海直达、江海联运为特色,沟通沿海、远洋,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外向型发展格局。随着新型VLCC、5.8万吨及4.5万吨散货船(船型 船厂 买卖)、2.8万吨木材船、1.25万吨重吊船(船型 船厂 买卖)、2000车位滚装海轮、1000车位长江滚装船、5000~7000吨长江散货船等一批大中型主力船型投入营运,其江海洋船队规模日益呈现船舶专业化、船型系列化、船龄年轻化、管理标准化态势。船队以规模化、集约化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江海洋联运、船港货资源组合,同时开展供应链管理及策划、实施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亦进一步增强。
2012年,长航集团货运量1.79亿吨,同比增长4.07%;周转量627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6.77%。其中,海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5.74%;海运周转量588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9.57%。2013年一季度,长航集团货运量4414万吨,同比下降2.1%;货运周转量152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2.1%。
截至2012年年底,长航集团控制船舶1428艘、1222万载重吨,较2011年增加1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09%。其中,油运船舶252艘、778万载重吨,同比增加57万载重吨;干散货船444艘、389万载重吨,同比增加27万载重吨;集装箱船(船型 船厂 买卖)62艘、15747TEU,同比增加3257TEU,同比增长26.08%;滚装船23艘、24646车位,同比减少570车位。
截至3月底,长航集团控制船舶1414艘,1226.3万载重吨,较2012年年底增加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0.35%。其中,油运船舶252艘、778万载重吨;干散货船437艘、393万载重吨;集装箱船62艘、15747TEU;滚装船23艘、24037车位。
长航集团资产以非流动资产为主。截至2012年年底,资产合计613.66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非流动资产362.78亿元,同比增长2.07%,占比59.12%,与2012年年底相比变动不大。非流动资产中以固定资产为主,固定资产297.32亿元,占非流动资产的81.95%。
在宣布与中外运集团重组的五年里,长航集团营收和业绩情况受制于行业低迷以及重组不力,表现不佳。2008-2012年,长航集团营业收入分别为300.50亿元、353.67亿元、384.77亿元、438.27亿元、438.4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15.09亿元、2.08亿元、6.86亿元、-12.51亿元、-16.11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83亿元、-1.78亿元、3.68亿元、-13.74亿元、-18.06亿元。五年中有三年净利润出现亏损。
一季度,全球航运市场持续低迷,长航集团以航运为主的经营业务受到很大影响。实现营业收入86.74亿元,占2012年全年的19.79%,营业成本占2012年全年的20.41%,营业利润率为-0.23%。当期投资收益及营业外收入规模不大,利润总额、净利润分别为-10.04亿元、-9.67亿元,亏损规模分别占2012年全年的59.36%、53.56%。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
总体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继续放缓导致航运市场需求增长乏力,而运力供给仍呈现上升趋势,运力过剩依旧严重,供需结构严重失衡,运价持续低迷,加之燃油等成本持续上涨进一步加重企业负担,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对于以航运为主营业务的长航集团来说,盈利能力明显弱化。
负债水平上升
受行业景气度波动影响,长航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体现为净流出;投资支出规模大幅降低;筹资活动净现金流有所减少,对外部筹资依赖很强。
截至2012年年底,长航集团债务总额为406.23亿元,同比增长22.02%,其中长期债务占61.92%,短期债务增速快,同比增长49.23%。2012年各项债务指标均同比增长,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及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85.42%、81.95%、73.77%。
截至3月底,长航集团资产负债率、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及长期债务资本化比率分别为86.26%、83.10%、75.20%,负债水平进一步上升。
从短期偿债能力来看,截至2012年年底,长航集团短期借款增速较快,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均同比下降,分别为87.92%、63.21%。由于经营性净现金流为负值,长航集团经营流动负债比仍为负值(-5.51%),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从长期偿债能力来看,长航集团2012年利润总额同比大幅降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利息倍数为0.94倍,全部债务/EBITDA为24.03倍。航运业景气度下滑,企业盈利能力趋弱,对整体债务的保护能力很弱。
2012年,长航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为476.79亿元,为存续期债券(“09长航MTN1”和“09长航MTN2”)待偿还余额合计数的18.34倍;EBITDA为16.90亿元,为存续期债券待偿还债券余额的0.65倍。上述两期债券均由中外运长航集团提供无条件的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此担保有力增强了上述债券的偿债保障。整体看,长航集团对存续债券保护能力较强。
截至3月底,长航集团共获得各银行授信额度总量为534亿元,尚未使用额度为116.85亿元。
7月18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跟踪评级报告,将长航集团的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评级展望维持负面。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指出,全球航运市场景气度下滑,运价走低,给以干散货、油品运输为主业的长航集团经营活动造成很大影响。运力陆续投放,货物运量及货运周转量较为稳定,但盈利能力趋弱、债务负担很重、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持续为负,偿债能力明显弱化。未来,全球航运市场运力供需矛盾长期存在,运价恢复存在不确定性,可能给经营活动进一步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中外运长航集团新领导层的组成,其内部业务整合在经历数年停滞后悄然加速。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