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总之,节能减排对绿色物流己形成倒逼机制,我们必须有所行动。
四、将形成物流新格局
在东部优先发展,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总格局下,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经济主功能区3+18+7的发展规划。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工业化、城镇化优化开发区,翼中南地区、哈长地区、江淮地区、成渝地区等18个工业化、城镇化重点开发区以及东北平原、长江流域等7个农业主产区。加上这几年国务院批准了几十个新经济开发区,从而形成了国家经济战略新的格局。新的产业集群、城市集群、区域集群,必将对物流的流品、流量、流向、流速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物流的空间布局、组织结构与运作模式。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节点布局、物流企业、信息网络、行政管理等子系统都会发生变化。这对所有的物流企业都是一种机遇与挑战,是一种新的发展空间。如果做得好,物流可以先行,成为一种引导性力量。
五、产业物流实质性推进
在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降低物流成本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以及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得到普遍共识。这使产业物流在“十二五”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将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加快产业物流的外包,特别是制造业。推动制造业、流通业、农业、服务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推动第三方物流以及第四方物流的快速发展,特别是A级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预测,到2015年A级物流企业将从1000增加到3000,成为中国物流业的骨干力量。
2.从企业分离出一个物流公司,逐步从企业物流走向物流企业,海尔家电物流、开滦煤碳物流、吉林石化物流、浙江物产生产资料物流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十二五”将加速发展。
3.产业物流使物流细分,向专业化发展,如八达的钢铁物流、大庆的能源物流、安吉的汽车物流、南方
的家电物流、依厂的危险品物流、九洲通的药品物流、众品的冷链物流、安得的快速消费品物流等等。
这使全国物流企业区分为运输、仓储、货贷、快递等通用企业与为某些产业客户服务的专业企业,或区分为物流实体运作企业与平台运作企业,其运作模式形成差异化与多元化,我们必须作出调整。
六、消费拉动成为物流发展重要推手
中国在世界上是消费推动比较低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过多的依靠投资与出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情况更为严重,2001-2008年,投资的贡献率达到47.8%,而消费的贡献率下达到41.35%,这在世界上工业化时期的国家中也很少见。所以,“十二五”规划明确要大力提升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真正使中国变成一个内需主导型国家。我认为到2015年,消费的贡献率可以超过50%,接近60%。中国人均GDP将突破5000美元,进入5000美元至10000美元区间,根据商务部测算,中国的最终消费将达到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在这一背景下,对物流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1.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2010年,电子商务营销额5万亿,其中消费品的网购5200亿,到2015年,电子商务将达到12万亿,其中网购将超过2万亿。而目前,电子商务的一个最大瓶颈是物流的跟进速度太慢,不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
2.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流通集中度有所提高。2010年,连锁经营额为2.2万亿,统一配送率为63.4%,按商务部规划,到2015年销售额达到12万亿,统一配送率达到70%。目前全国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如苏宁、国美、百联、物美等都以自营物流为主,这对物流业的一个巨大挑战,也是一个巨大的空间。
3.为了启动农村市场,国家在全速推进万村千乡工程,到2015年,连锁化农家店行政村的覆盖率将从目前的65%提高到90%,配送率从60%提高到70%,农资的统一
配送率达到80%以上。这必然推动农村商贸物流的发展,并且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4.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并大力减少农产品的损耗率,农产品、食品的冷链物流将有一个实质性的推进,到2015年,要完成全国冷链物流专项规划的目标难度的确很大,如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损耗率分别降到15%、8%、10%以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的投入将明显加大,也给了物流企业一个战略机遇。
5.城市配送、城际配送以及再生资源回收物流体系将提到议事日程,“十二五”有望得到较快的发展。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架构在一些大中城市初步形成。
七、物联网使物流智能化
比尔?盖茨讲过,“错过了互联网,你错过的不仅是一次机会,而是整个一个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没有一个企业强大到不能被竞争,也没有一个品牌弱小到不能去竞争。”物流业的生命力在于用最新的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装备技术与物流活动结合。在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中明确提出,“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也就是说,现代物流业的核心之一是信息技术,包括EDI、GPS、RFID和物联网。RFID的应用,使美国军队后勤保障系统平均补给时间从33天降低到11天,使沃尔玛一直处于全球零售业的领先地位。物联网的应用,使迪拜城市配送车辆减少53%,物流配送时间节约12%,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29%。物联网对物流来讲是一场巨大的革命,是物流与大象共舞,中国的物流业,从条形码开始到物联网,许多信息化技术都在应用,但体制性约束、标准的缺失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这使物流的智能化还有许多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页次:2/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