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物流服务成物流行业标杆 |
2011-9-16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对物流 “国九条”中 “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政策的理解
北方工业公司投资一部副总经理王佐
所有的制造业活动都离不开物流和供应链的支持和保障。
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合作是产业分工协作的要求。合作的方式可能是制造业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可能是双方共同制定物流解决方案,由制造业企业按照商定的绩效评价指标和协商机制对物流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管控;也可能是制造业企业将自己的物流资产、业务和相关人员剥离,重组独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本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物流服务,其中的特例就是制造业企业与物流企业共同组建新的专业化物流公司。但无论是哪一种物流合作方式,都要涉及到物流设施资源的整合。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物流设施资源整合,不是狭义的收购、占有、集中、改建、扩建、重建,而是在分工协作生产经济体系内,以企业为本的一体化运营,或系统化管理,或优化配置的意思。目的有二:一是提高资源能力利用率;二是提高资源使用经济性。整合就是要用管理技术来充分发挥实体资产的功能,通过信息分享来统筹实体资产的运营,用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来优化物流设施资源的配置。在这里,“所用”和“协作”比“所有”更重要。物流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比物流设施资源本身更重要。
国家支持物流业加强与制造业的合作,对促进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两业联动示范推广工程的开展,有效促进了物流设施资源的整合,促进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运作和协同发展。
就物流设施资源整合的具体方式而言,《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了方向性的指引:可能是“兼并重组”,取占有资源、实现一体化运作和扩大规模经济性之效果,但也可能在特定领域带来某种程度的垄断;可能是“联盟合作”,取“互通有无”和“合作竞争”之意,可延伸物流服务功能,增强议价能力,但联盟合作的利益如何分配却常常变成能否结盟的前提条件;可能是“向社会开放”,取“内外兼修”之道,可提高企业专用资产利用率,但也可能导致管理成本的提高和运营风险的增加;可能是“共同配送”,取“增效降本”之意,还低碳排放和绿色环保,但也可能泄露企业商业秘密,给竞争对手有可乘之机;至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是否能够“全面参与”制造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者与其“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则主要取决于制造业企业发展战略和竞争战略需要。这些方法的运用和创新在本质上属于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企业微观决策的范畴。政府只能通过改善企业运营环境来引导和鼓励他们基于市场的、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合作。
笔者也注意到,《意见》要求“统筹规划和发展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制造业集聚区的物流服务体系。”但谁来“统筹规划”?是政府有关部门?还是入驻园区的企业?何谓已经实现统筹?何谓没有统筹?统筹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发展园区的“物流服务体系”?是制定规划的人或部门?还是入驻园区的制造业企业和物流企业?何谓“制造业集聚区”?是单一制造业企业集中在一起“生产制造”?还是以制造业企业为主,相关服务业企业包括物流企业为辅的相对集中布局和配套协调发展?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恐怕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大家都会同意园区建设需要“统筹规划以笔者愚见,所谓统筹规划就是要功能配套,要有系统设计或顶层设计,要有全局性和前瞻性。但是,要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规划的制定者对园区产业发展、经济协作、功能配套、规则典章、企业需求等有清晰的了解。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园区建设必须以入驻企业为本。
众所周知,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产生物流服务需求,而物流企业在总体上是要响应这个需求。实际上,园区内企业是否将物流业务外包自有企业自己的技术经济考量。比如,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运输业务都是外包的,不管这个运输企业是在园区内还是在园区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自营运输经济上不合算,二是市场上有充足的运力供应。推而广之,要引导园区内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就必须有物流服务市场的存在,而不仅仅是物流企业的存在。至于物流服务市场或者相关物流企业是不是在制造业集聚区地理边界之内并不重要。
园区经济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色。各种制造业集聚区名称不同,实际功能定位和运行方式大同小异。但在园区经济的竞争过程中,配套物流服务或系统化物流服务能力正在成为其重要卖点。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制造业集聚区都有配套的物流园区,对整合物流设施资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园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物流设施资源就近服务和布局,而且可以更好的促进物流设施资源在园区之外的市场化整合,因为制造业企业的产品必须在市场上销售,而至少在理论上市场是不存在园区之地域边界的。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物流园区的配套,而在于物流服务功能的配套,在于系统化服务能力的配套,在于相关物流设施资源的配套,在于如何“推动区域内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等共享共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制造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如何与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力相匹配?或者说,物流企业的物流设施资源布局与能力如何与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于是,问题又回到了微观经济的层面,即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问题。
对园区经济来说,距离产生的是成本和不便,而不是“美”。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跨企业边界、跨地理边界和跨行政边界的物流设施资源整合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如物联网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
我们是否能够把现有或规划中的制造业集聚区当作一个开放的产业协作平台,让有意入驻或必须入驻的企业通过自治协商来规划园区的物流服务功能和相关物流设施资源布局呢?别忘了,整合物流设施资源的目的终归是为了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
来源:现代物流报
|
[发表/查看评论] |
①
|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 网(www.cclcn.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冷链物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②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cclcn.com)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文章的版权归其版权所有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