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空调器频繁开停
⑴电压异常,请改善供电条件,使用稳压器。
⑵冷凝器散热不佳、通风不良,请清除冷凝器灰尘,去除风口除障碍物。
⑶充氟过量。
⑷室外温度太高。
H.柜机常见故障。
⑴ 灯箱型柜机开机后几秒钟,立刻停机,按遥控器后,无反应(灯箱可以亮),可能是故障线断路。
A. 检查六芯插座连接是否可靠。
B. 故障检测线是否通路。
C. 检查高低压保护器,过流保护器是否通路。
⑵ 一开机立即烧保险丝。
可能是某处短路。检查电线或插接部分有无松脱相碰、元器件短路。
⑶ 液晶显示屏缺陷划,全显示或显示混乱。
A. 液晶显示屏接触不良。
B. 显示板有凝露,显示板电子元件失效、氧化芯片管脚虚焊或接触不良,液晶烧坏。
⑷ 遥控器全屏显示且已换新电池。
A. 更换另一品牌的新电池。
B. 遥控器本身故障。
⑸ 蜂鸣器不响,其他功能正常。
蜂鸣器坏,更换蜂鸣器,注意极性的正确。
⑹ 接收距离短。
A. 可能接收头位置不到位或接收元件失效。
B. 遥控器电池不足。
⑺ 开机后显示室温60度,制冷不停机。
A. 室内感温器或管温器短路。
B. 室内感温器或管温器插接处有水珠。
⑻ 开机后室温显示0度,不能制冷运行。
A. 室内感温器未插好或折断。
B. 感温回路上的瓷片电容或电解电容漏电。
⑼ 频繁化霜(50分钟左右一个周期)。
A. 化霜感温器折断。
B. 插头未插好。
⑽ 制热时,内风机不工作。
A. 管温或感温器未插好。
B. 风机插件未插好。
⑾ 接通电源,压缩机即工作。
检查室内外电源连接线是否接反,正确应为A-A,N-N2。
⑿ 空调器漏电。
A. 接线错误。
B. 火线线皮裂开或脱落引起漏电。
C. 用户插座没有接地,属感应电压。
⒀ 灯箱柜机打开灯箱,遥控失灵或死机。
A. 可能是镇流器问题。
B. 可能是用户家中的节能灯所造成的干扰。
J.分体机常见故障。
⑴ 制冷10分钟后压缩机停且不能再运转。
A. 管温或感温器断路。
B. 控制板故障。
⑵ 冷暖机外风机不工作,其余正常。
A. 信号线是否插好、内断。
B. 是否风机电容坏。
⑶ 外风机、压缩机均不运转。
继电器故障或接触不良。
⑷ 压缩机运转,外风机不转。
A. 外风机故障。
B. 继电器故障。
C. 管温或感温包坏或接触不良。
⑸ 蜂蜜机开机制热,外风机频繁开停。
A. 系统内空气未排净。
B. 内机掉风速,请按说明书操作,即先设定模式后设定风速。
C. 室内外温度较高,属正常保护。
⑹ 蜂鸟机死机。
用户电压频率波动冲击芯片造成控制器发出误指令,可更换主板,如更换主板后仍不行,则需换内风机。
⑺ 外风机运转,压缩机不转。
A. 压缩机故障。
B. 压缩机运转电容坏。
⑻ 主板上拔码器的使用。
白色键在上为“0”,白色键在下为“1”,如上图表示“111”
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二、 基本维修技术。
1. 空调器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
空调器由制冷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它的运行状态又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空调器的故障分析需要综合考虑。
故障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机外原因或人为故障(特别是电源是否正常),另一类则为机内故障。在分析处理故障时,首先应排除机外原因。排除机外因素后,又可将机内故障分为制冷系统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两类,一般应先排除电气系统故障。至于电气系统故障,又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查找:开关电源是否送电;电动机绕组是否正常。
按照上述总的分析思路,便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故障原因也就自然水落石出了。
2. 空调器初步检查
制冷系统运行时,进行初查采用的是问、摸、看、听、查的办法。这些办法既简单而且有效。
摸:压缩机正常运行20-30分钟后,摸一摸吸气管、排气管、压缩机、蒸发器出风口、冷凝器等部位的温度,凭手感便可判断制冷效果的好坏。
A. 压缩机温度一般在90-100℃。
B. 摸蒸发器的表面温度。工作正常的空调器蒸发器各处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其表面是发凉的, 一般在15度左右,裸露在外的铜管弯头处有凝露水。
C. 摸冷凝器的表面温度。空调器开机运转后,冷凝器很快就会热起来,热得越快说明制冷越快,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冷凝器的温度可达80度左右,冷凝管壁温度一般在45-55℃。
D. 摸低压回气管表面温度。正常时,吸气管冷,排气管热。手摸应感到凉,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低压回气管表面还会有凝露水,如果回气管不结露,而高压排气管比较烫,压缩机外壳也很热,很可能是制冷剂不足,如果压缩机的回气管上全部结露,并结到压缩机外壳的一半或全部,说明制冷剂过多。
E. 摸高压排气管温度。手摸应感到比较热,夏天时还烫手。
F. 摸干燥过滤器表面温度。在正常情况下,手摸干燥过滤器表面感觉略比环境温度高。如果有凉的感觉或凝露,说明干燥过滤器有微堵现象。
G. 摸出风口温度。手应感觉出风有些凉意,手停留的时间长就感到有些冷。
看:先看空调器外形是否完好,各个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其次,看制冷系统各管路有无断裂,各焊接处是否有油迹出现,焊点有油迹则可能有渗漏。再仔细看一下电器元件的插片有无松脱现象,各连接铜管位置是否正确,有无铜管碰壳体。最后,看一下离心风叶和轴流风叶的跳动是否过大,电动机和压缩机有无明显振动。看高、低压压力值是否正常,环境温度在30度时,低压约为0.49~0.54Mpa,高压约为1.17~1.37MPa,环境温度在35度时,低压约为0.58~0.62Mpa,高压约为1.93 Mpa,环境温度在43度时,低压约为0.68Mpa,高压约为2.31 Mpa。
看看毛细管低压部分的结霜情况。正常制冷时,在压缩机运行之初,毛细管会结上薄薄的一层霜,随后就逐渐化掉,但制冷剂不足或管路堵塞都会发生挂霜不化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室外热交换器在冬季按热泵循环方式工作时,它属低压、低温部件,也可能发生制冷剂泄漏和堵塞。如果毛细管出口至室外热交换器入口这一管段上有霜而其它部分干燥,表明毛细管已半堵。从表面看,制冷剂不足和半堵塞的现象是一致的。
还需指出,空调器运转时,一般应先看一看空调器的外部工作条件,例如室内、外环境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过滤网是否太脏或有无通风不良等现象,以便排除外部原因及安装使用不当等因素。
听:仔细倾听整机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空调器在运转时,会发出一定的声音,但如果听到一些不正常的声音就有问题了,如在听压缩机运转时,有“嗡嗡”声可立即判明是压缩机电动机不能正常启动的声音,此时应立即关掉电源,查找原因;“嘶嘶”声是压缩机内高压减振管断裂后发生的高压气流声;“嗒嗒”声是压缩机内部金属的碰撞声;“当当”声是压缩机内吊簧脱落或断裂后的撞击声。对开启式压缩机,一般会发出轻微而均匀的“嚓嚓”或阀片轻微的“嘀嘀”的敲击声;如出现“通通”声是压缩机液击声,即有大量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飞轮键槽配合松动的撞击声;“啪啪”声是皮带损坏后的拍击声。听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的运转声应是平衡而均匀,如有碰擦或轴心不正,就会有异常声音出现。停机时,当听到“咝咝”这种越来越轻的气流声时(系统压力平衡时发出),则可知系统基本没有堵塞。
此外,凭听觉还可判断出其它一些噪音,例如:分机轴流风扇碰击外壳铁片的声音;风机缺油的“吱吱”尖叫声;风机离心风扇与泡沫外壳发出的“嚓嚓”声;压缩机底角螺栓松动、震动的声音;毛细管碰外壳的声音。
查:一般可用压力表、半导体点温计、钳形电流表、万用表等测量系统压力、温度、电源电压、绝缘电阻、运转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用卤素检漏灯或电子检漏仪检查制冷剂有无泄漏。
对于窗式空调器,用钳形电流表检查电流、电压、电阻十分方便。电流读数应在额定电流范围左右(随温度高低电流略有变化)。对于分体式空调器,用歧管表检测高、低压力也是一种实用、快速、有效的判断方法。